>
“他为何救你,和你爹有什么关系?”
。
“他是下头张家庄的人,叫张来福。
他说九年前,他十岁的时候,下头许多村庄都在闹灾荒。
大人小孩,食不果腹,天天都眼巴巴地盼着上头能拨些钱粮下来。
可是左等右等也没能等到,张家庄从卖牲口,慢慢到卖儿卖女。
张来福有个七岁的妹妹,家里祖母说,再等五日等家里的粮吃尽了,上头要是还不拨,便将她卖了。
张来福的爹舍不得,对官家拨粮也不报希望,为了家里的老老少少他差点走上了歧路。
张来福说,那时候下头已经有人揭竿而起,笼络了数千人,想反了官府,反了忠王。
可没过三天就听说,我爹,边城第一商贾捐了全部家当,又亲自去焗国买了大批杂粮运了回来”
。
那几千人要是真反了,连带着家人只有一个结果,便是‘死’字。
说到这,杨一善便不细说了,“后头的事,世子也知道。
那批粮食拨到了三十六个乡镇,帮他们缓过灾年。
张来福一直记着此事,把我爹当做他们张家的恩人。
所以他听了我的身份,才会奋力护我”
。
杨一善同他说这么多可不是闲聊,而是想告诉他,杨成当年不仅救了许多庄户,也算是帮了忠王一个大忙。
她不知道官家为何一粒粮食也不拨,只知道当年要是没有她爹舍出的万贯家财,忠王怕是不能安安稳稳地守在边城。
所以那三个心愿,杨一善觉着她爹受之无愧。
这其中的官司,杨一善不知,李盛岩却是清楚。
当年京城那边是作何打算,小的时候懵懂,可这些年他早就想明白了。
“你爹确实神通广大,且不说捐尽家财,他当年能从焗国买来这么些粮食,实属不易。
我父王时常感叹,这些年边城再没出一个像他这般的人物”
。
对于杨成,李盛岩一直觉得他那短短的一生十分传奇。
他甚至想,或许是因为杨成,最开始的时候他才会将杨一善放在眼里。
外面天色已黑,时辰实在不早。
李盛岩虽然不想走,可还是开了口,“我现在去趟汪府,你你早点休息,我明日再来看你”
。
就这么几句话竟还说出了几分难舍难分的味道。
杨一善忙起身,“这事不论结果怎样,都多谢世子”
。
李盛岩轻哼一声,觉得刚刚的话白聊了,两人又回到之前那般疏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晚了
第61章自己轻薄自己?
李盛岩从客院出来,心里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去汪府的路上他把李渔叫上了马车。
“你说那个鬼和随心一样喜欢用左手?”
。
“是的爷。
它之前拽马绳,喝汤都是用的左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