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试”
及“口试”
,“射策”
是考较五经,按照抽签的办法,每人抽取两个题目,然后对其教材中的经典意思进行阐释;“策试”
则是以四书为基础,一张考卷五十道题目,根据标准答案选出“上”
“中”
“下”
三品;而“口试”
则是让学生抽签,以当年时政为题,两人为一组,当众清谈辩论,由五位老师打分。
一般来说,一个学生一年能考上三门,已经是算作不错的了,四书五经都考完,差不多需要三年,三年后,这个学生拿到一封推荐信,就可凭借在学校里所鉴定的“上”
“中”
“下”
的成绩入仕。
推荐信决定了他的职位高低,而成绩则决定了他所在职位的品级高低。
然而也有学生例外,太学中规定,只要你能考,你就可以一次性考完所有科目,并不设限,偶尔有天才两年毕业,也是只是让人惊叹。
例如太傅谢清,或者是上辈子的谢子臣,就是两年考完所有科目,拿到“上”
的成绩,这已经是整个太学最为荣耀的毕业生。
谢子臣和蔚岚并不愿意耗太多时间在伴读一事上,哪怕他们的任务是陪皇子们读书到皇子毕业,却也并不影响中间他们出仕。
于是蔚岚和谢子臣一齐在报名科目上,统统填了“阳”
。
他们的报名科目传到太学时,负责誊抄核对的太学博士派人来确认了几遍。
“真的要考九科?真的要考九科?”
蔚岚和谢子臣都觉得有些不耐烦,却还是耐着性子一遍一遍给了答复。
九科。
对于谢子臣而言,这些书当年他都读过,当年他两年过九科,如今他已温习了一年,自然没有不过的道理。
对于蔚岚而言,这些书她当年也都读过,虽然在男女问题上有些出入,但她已经花了一年时间适应,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担忧。
两人唯一的风险,不过是拿不到第一而已。
毕竟双方都很清楚对方的实力,如果是其他人大可不放在眼里,可是,若是蔚岚和谢子臣呢?
两人随意一人推迟了考试时间,或许都能拿到头筹,可是也不知道是为什么,隐隐约约就有了那么一种兴奋感,哪怕是输了,也想去和对方争一争,谁上谁下,谁雌谁雄,自然是要比一次的。
两人这种斗争的意识无形之间展开来,随着临考渐近,所有人都开始认真温书,两人也不例外,一同挑灯夜读,一同早起,只要看见对面的人在看书便没了其他心思,这样的少年心态,双方都觉得,似乎好多年未曾有过了。
悠悠想起来,已是前世少年时。
开考前一天夜里,所有人都去了太学,在太学安排住宿,太学中按着他们原来的宿舍各自分了房,临到晚上,桓衡火急火燎跑来蔚岚房里,给了蔚岚一堆画像,着急道:“阿岚,我听说拜神仙必过,我给你买了很多神仙画像,今晚你都拜一拜,我还给你祈福了……”
“阿衡,”
看到桓衡的行为,蔚岚忍不住笑了:“你不考试了吗?”
“考试?”
桓衡愣了愣:“关我一个武将什么事?”
“那你还来盛京上学?”
谢子臣忍不住开口,但想了想又觉得,比起上辈子写一些狗屁不通的脏话来骂他的桓衡,这辈子这个能正确使用成语的桓衡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
于是问完后他也没打算要答案,结果桓衡却认真回答了他:“我是来给阿岚陪读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