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见沈氏把有关裴舒凡的谣言,拔高到毁谤楚氏一族先宗妇和一品国夫人的程度,太夫人忡然变色,不虞道:“嘴长在别人身上,我们可有什么法子?——我说是假的,也得别人信才是啊?”
裴舒芬也在一旁抬起头,看着沈氏微笑着道:“好教大舅奶奶知晓,我们宁远侯府,一向行事低调,不与人争风。
这种谣言,你不理它,它自然就散了。
若是大张旗鼓地寻根究底,反而让谣言越传越盛。
——娘让我们不要理会外面的谣言,就是这个道理。
”
太夫人也连声附和道:“就是这个理儿。
——还是舒芬明白,说得透彻。
”
沈氏不料裴舒芬居然说得出这样的道理,仔细打量了她一眼,见她还是笑得温婉得体,举手投足都是十分规矩守礼的样子。
——同当年在裴家做姑娘的时候,完全判若两人。
古代女子婚嫁年龄考(2)(免费)
《世范》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男女议亲,不应该在两人小时候议亲。
小时候看不出人品如何,而且世事变动,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而古代是不提倡合离的,都是结了婚,就要过一辈子的,自然要慎重又慎重。
如果小时候定了亲,可是孩子长大后,男的làngdàng不肖,女的人品败坏,就会出现大矛盾。
信守前约,就要败家。
不守前约,就要背信。
(古人把背信同败家相提并论,俺觉得从侧面证明了古人比现代人更有诚信。
)
所以应该等两个人长大成人之后,再行议婚。
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成长变化之中的。
所谓三岁看老,其实是胡说八道。
只有两个人都成长到一定的年龄,才应该开始论婚嫁。
可见等男女成年了才议婚,那等成亲的时候,男女肯定就熟透了,自然也能顺利的进入婚姻关系中。
当然,在古代这么长的时间里,女子的婚嫁年龄也是有变动的,也有提前到十三岁的,但是能查到的最早的法定结婚年龄就是十三岁。
如果不到十三岁,一般是接过去做童养媳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