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完整的班子不仅需要登台表演的戏剧演员,还有配套的鼓、笛、板配乐。
当然了,去外地演出多多少少也得有几个跟着打杂的人。
这样一来,秀洲班需要的人手就越来越多了。
王袅袅说她来者不拒还真不是夸张的说法。
秀洲班在整个江南都很出名,嘉兴这边很多人都以秀洲班在这里为荣,提起来高兴得很。
所以庄颜和闻昭问路时,她们不知道自己要到的是秀洲班,本地人一看就知道,指路都很热情——说不定这都是未来戏园子台上的角儿呢!
因为赚的钱越来越多,养的人也越来越多,秀洲班的院子也经过一再的扩建,到如今已经是个不大不小的书院的模样了。
有整齐划一的宿舍、食堂,有刚入学的小学徒们培训的地方,也有已经成名的大佬们吊嗓子练功夫的地方。
一切井井有条。
行走在这古色古香的江南特色园林建筑里,若不是时不时能够听到隐隐约约的乐器声、还有偶尔传来几声婉转柔美的唱腔,庄颜都要以为自己是来旅游的了。
小青已经介绍到自己的名字了:“我们这一辈都是按照颜色来起名字的,赤橙黄绿青蓝紫。”
他笑容满面地看向闻昭,“我入门早,听说这几年招的人多了排名排不过来。
咱们班主发了话,后面进来的都照着《千字文》来排序,省事又好记,好像现在排到‘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了吧。”
宁婆婆给闻昭找了一个类似寄宿学校的地方,至少庄颜一圈看下来是挺满意的。
因为按照小青的说法,进来的学徒当然先要去试试能不能登台唱戏,要是不行就去学乐器,要还是不行就跟着戏班子打杂,或是在这大园子里面干力气活也行。
就像王袅袅说的,只要不怕吃苦,在这里总能有一碗饭吃。
别的庄颜或许不敢说,但要说吃苦……闻昭这样从小在小山村里面跟着宁婆婆长大的孩子,怎么会怕吃苦?
他在这里一定可以过得比小山村里要好很多。
来的路上庄颜特意留意过,江南富庶,而嘉兴又是江南最富庶的地方之一,要不是人们有钱有闲,戏班子怎么能这样发展壮大?
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饭的时候,闻昭和庄颜又见到了王姨婆。
就像小青说的那样,在她手里繁荣起来的秀洲班,她是说一不二的班主。
远远地看到她来了食堂,食堂里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不管男女老少,躬身齐声打招呼:“班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