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明晚7点上架,今晚仅此一更。
本来编辑上周就通知我,这周一上架,想想还是推迟到了周五,毕竟周一只有十七万字,有点少,现在近二十万字,和大部分书的上架字数差不多。
私以为,上架才是考验一本书的时候,因为钱不会骗人,读者愿意花钱看,才证明你的书有价值。
最后,还有几句话,有点长,是我的肺腑之言,我且说,你且看。
历史,本就是有很大争议存在的,这是它的魅力,大家与我讨论讨论其实很好。
可一些书友的评论,怎么说呢,都是无关对错,完全是个人见解。
文章就是千人千面的,你非要固执已见,说别人是错的,你是对的,还要抨击我,我很委屈,不过玩网络,挨骂很正常,有的我怼回去了,有的没有。
比如一个比较典型的,那位在六十九章说我不该用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不错,你语文学得很好。
这种书评,我要是不解释,读者会被带偏,我解释吧,我自己又觉得我很傻。
因为你自己都说了,这首诗不是所有场景都合适,在康乾时代会被下狱,或者在几十年前会被弄。
可主角所处的不是那个时代,那这首诗还能意有所有吗?
所以我觉得没什么不合适的。
有一些我实在懒得回,比如说“过于理想化”
,这是小说,不理想的那叫生活。
还有一个,比如在第一章,有几个读者说男身女相就是娘炮,我懒得理会,但毕竟是第一章,又怕后来者被带偏,直接就给删了,然后我还特意跑会去加了段p去解释什么是男身女相。
真是无**dy。
还有一些跟修辞手法较劲的,不提也罢。
有一些倒是说到了点子上,令我汗颜,我暂时回答不了。
比如两位书友在第二十五章,提到的,木陶换成金银和胡风没有关系。
那段落中提到的其他东西,确实是受胡风影响,可金银制器、陶瓷确实待考,以后我查清楚了再来回复。
还有一个类似的文化习俗方面的问题,就是五代到底是分餐还是合餐?
其实是兼而有之,合器合餐在北宋时正式普及,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是合餐,这是有料可考的。
再看本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到书中的几次饮宴,总结一下你会发现,皇帝办的大宴,或者一些高规格的接待宴,都是分餐制,像人少且关系亲近时,我写的就都是合餐。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惹”
怎么读,我前面解释过了,不再赘述,古代汉语发音与现在不同,这要解释起来就是长篇大论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查查。
不过发音这个东西你怎么考证,其结果也不会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没人听过古人说话,他们也没有留下声音来。
综上,文化习俗的变迁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过程在,过程中,有的变化有迹可循,有的没有。
完。
。
.ue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