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映慧并没有多想,记起哥哥之前说的话,便主动笑着打圆场:“老太太别生气,三妹妹只是手脚笨些罢了,并不是有意的。
这燕窝羹这会子吃下去,定然凉快得很,若是多放一会子,只怕就温了。
您赶紧尝尝吧?”
这只是件小事,谢老太太给谢映慧面子,饶过了谢映容。
大金姨娘那边闻声赶了过来,连忙笑着把话岔了过去,又亲自侍候谢老太太吃燕窝羹,别提多殷勤周到了,各种彩虹屁也是张口就来,哄得谢老太太眉开眼笑。
谢映慧一见这排场,连忙寻个借口,拉上谢映容,姐妹俩一同退出了屋子。
绕过抄手游廊,谢映慧尝试向庶妹示好:“三妹妹,你别在意。
这天儿太热了,老太太难免会脾气暴躁些。
她骂人的那些话,你听听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
她是真心想交好姐妹的。
只是谢映容盯了她几眼,忽然露出了一个有些僵硬的微笑:“大姐姐是不是觉得成天在家很无聊?要不……你去求一求老太太,我陪你出去逛逛,散散心如何?”
第211章端午(上)
转眼间,端午节到了。
贡院西街的谢家小宅中,文氏一大早就带着两个妾和丫头婆子们一道忙活着包粽子、做绿豆糕、拿蒜头拌苋菜、炒五毒菜等等。
谢家自湖阴县而来,湖阴正在太湖边上,乃是水乡,因此家里的五毒菜食谱也带了水乡特色,用的是银鱼、虾米、茭菜、韭菜与黑豆干。
不过若是按照谢老太太的喜好,她会把韭菜换成黄花菜。
因为她总说,自己住的是金萱堂,自然要吃萱花(黄花菜)的。
但眼下她跟小辈们不住一处,所以文氏就照家乡的传统做了。
谢慕林带着四妹妹谢映芬,在小宅里到处跑来跑去的,往门窗上挂艾草、菖蒲,还有自家用彩纸与五色丝线手制的“艾虎”
等装饰品。
梨儿也带着丫头们凑热闹,帮她们看东西是否挂好了,有没有歪。
翠蕉还冲着菖蒲挤眉弄眼:“不是要挂菖蒲么?好姐姐,你赶紧把自个儿挂上去呀?”
惹得菖蒲追着她满院子跑。
谢显之则亲自手执一支新笔,蘸了街上买来的雄黄酒,给弟妹们一个个在额头上写了“王”
字,说是可以驱疫避邪,保佑他们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平安康泰。
文氏在厨房忙活了半晌,总算准备好满满一大食盒的各色粽子、绿豆糕、咸鸭蛋、烧鸭、刀鱼、鲥鱼等节令食品,催着小辈们赶紧吃些东西垫垫肚子,便换过衣裳,要往珍珠桥那边去,陪谢老太太过节了。
途中他们路过谢谨昆家,还得把他们夫妻俩捎上。
往年谢老太太不乐意见谢家族里的人,谢谨昆夫妻进京后,便十分有眼色地不上门打搅。
但今年不一样,谢泽山进了一回京,才刚刚离开,谢璞与族里的联系由暗转明,又要送妻儿回乡,本来要隐瞒的事也没必要隐瞒下去了。
谢谨昆那边就觉得该守礼数,逢年过节时上门给谢老太太这位叔祖母请安问好,因此主动向文氏提出了同行的请求。
虽然文氏觉得,谢老太太见到谢谨昆夫妻,绝不会觉得高兴,但谢谨昆要按礼数行事,又不能说有错。
所以她没有多言,答应了谢谨昆的请求,回头却在暗地里盘算着,要尽可能控制住他与谢老太太见面时的场面,不要让谢老太太有机会胡乱发作,再一次得罪了宗房的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