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要真打算这么做,哪里用得着问她的意思,直接和皇帝商量才对,现在不过是刺探敌情罢了,她要露出一丝愿意的模样来,那离死就不远了。
锦书在脚踏上磕头,“回老祖宗的话,奴才不愿意。
奴才在宫里一天,就一天兢兢业业侍奉老祖宗,哪天老祖宗厌烦了奴才,就是发奴才回掖庭去,奴才也绝无怨言。
”
太皇太后和塔嬷嬷交换了眼色,探前身子把她揽进了怀里,温声道,“你这是何苦呢,好日子在眼前也不稀罕,我思来想去,这样对你和皇帝都好。
”
锦书摇头,:“奴才身份卑贱,不配得万岁爷错爱。
奴才还是尽心的伺候老祖宗,在老祖宗身边奴才最安心。
”
太皇太后这下稍感宽慰些,她说,“好丫头,有气性儿!
总管和你说过昌瑞山守陵的事儿吗?那里虽清苦,远离了京畿,日子倒也自在,你是怎么个意思?”
“奴才愿意去。
”她立即答道,“奴才上陵里去,日日给圣祖高祖们诵经祈福,给宫里的主子们打平安醮,祈求菩萨保佑主子们福寿安康。
”
太皇太后满意的笑了,“那就看这回吧,只是惟怕皇帝不答应。
倘或那关过不了……我就还你个帝姬的衔儿,在朝里觅良缘佳配,风风光光把你嫁出去。
”
第九十四章清香未减
花朝节是花王诞辰,也是女孩们的日子。
乍暖还寒的节令里,蒸上一笼花糕,搬上一条春凳,三三两两坐在花树旁、柳树下,摘得山花cha满头,送春归待春回,那款款诗意,就如酽茶般浓郁芬芳。
宫里今儿对宫女也宽泛,按例赏宫花戴。
那花是用上好的绢丝织成的,造办处节前就打发人往四九城里寻摸做头花的能工巧匠去了。
民间的艺人了不得,就跟那些搭天棚的匠人一样,您说得出名儿的,他能给你扎出来,您说不出名儿的,只要您连比划带画的描述一番,他就能依着您想的样子给做出来。
扎完了花瓣上色,再往中间填花蕊,要珍珠的还是玛瑙的由着您点,一掐头子缠上或金或银的笄钗,一朵以假乱真的宫花就齐活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