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稍晚些时,皇宫派来了两位公公来教他们觐见的礼仪,以免他们不懂规矩冲撞天子。
温以良洗耳恭听,发现着皇城看着气派,规矩也是真多。
什么天子无召不得金殿,不可直视天颜,不可饮食过多御前失仪,不可擅用自称……等等听的人头大。
不过他还是都牢牢记在了心里——毕竟皇帝面前一个不小心可是要掉脑袋的。
次日三更时分,管事的派人提醒,一群人洗漱好,赶着五更跟着靖王进了皇宫。
因着王府距皇城不算太远,还算不累,听说有的住的更远的朝臣起的更早。
温以良在心里默默吐槽,表面上还是跟靖王一起在偏殿乖乖等着。
辰时初,百官进殿,片刻后靖王奉召面圣,温以良几人跟在身后,低头疾行,尽量不发出声音。
金銮殿一片静默,鸦雀无声,要不是眼睛看到殿内整整齐齐站了一百多人,他还以为自己一人呢。
殿上靖王先跪,认真行了一个大礼,温以良等人跟着跪。
天子嗓音温和走下来虚扶了靖王一把,叹道,“堂弟辛苦了。”
接下来先是短暂的回忆往昔,感概一番昔日情谊,说自打靖王十四岁时自请离京镇守北地,两人已有十年未见,若是姑母还在世定要责备自己没有照顾好弟弟;又说北地苦寒,自己一直记挂堂弟,今朝终于得以相见;
大殿之上天子一番温情回忆实在是打动人心,群臣感慨,就连靖王向来淡漠的脸上都似有动容,很是感动……
然而接下来说到封赏问题,朝上宛如菜市场一般吵起来。
圣上要将靖王加封为一字并肩王,一应待遇参照一品亲王,继续掌管北地。
且靖王所献治蛮之策颇为合理,可以一试。
下方站着的左右丞相却说不妥,自古以来还没有封异性王为一字并肩王的;下面有的说靖王功劳甚大,封个亲王也可;也有的说天下武将何其多,若是平定一个北地就要加封一字并肩王,日后靖王立下更大的功劳难道要将皇位拱手?
这话说完此人好像才反应言辞不当,忙出列下跪说自己绝没有揣测靖王谋反的意思,请圣上明鉴。
最后一个发言实在是大胆且恶毒,万一天子往心里去了,岂不是给靖王招致灭门之灾?且靖王离京已久,朝中无人,一时竟无人替他说话。
但是天子像是没听见这话一样,只是看着众臣面露左右为难之色。
靖王垂着眼看不出表情,无人看见他眼底闪过一丝讥诮。
温以良站在不起眼的角落,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心里明的跟镜子似的。
其一,那位揣测靖王他日功高盖主难道要逼圣上将皇位拱手让人的臣子,并不是他真的胆大包天,很大可能是有人授意他这么做,目的不过是为了试探靖王是否有不臣之心。
至于到底是谁授意,可想而知。
还有天子与左右丞相的表现,很明显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也不过是为了彰显天子仁爱大度,对有功之臣很是大方。
但温以良也能从中看出他对靖王的忌惮,否则这话就该私下说而不是当堂议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