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那种一个个
随口而来的新鲜词汇也早就不知不觉中扩散(),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也都能理解这其中的意思。
“好,康龄你为人周正,学的是法。
我观小公子日后也有意改法、立法,虽不至如秦国一般以法家治国,却也大有可为之处,望你以后为官廉洁自守无私心,明正理平心不倚。”
康龄知道这是老师在对他上最后一课,顿时低头哽咽道:“谨遵老师教诲。”
很快,阮伶、刘湘、向涛几人也顺势说要入凉州为官,只等今年招聘考了。
不过七人中,王荣跟纪籍却说要回家一趟,暂时没有出仕的想法。
他们随老师来凉州,这几年都不曾归家。
若是老师不再教课,认为他们到了学成的地步,二人就想回家去看看。
至于最后要不要出仕,出仕何处两人似有其他的考量。
而最后一名叫山计的弟子,他家中已无父母兄弟,倒是不用归家。
可他性子淡薄,不愿为官。
若是可以,他想隐居山林。
只是山中日子也难过,索性就想留在四方书院做一名老师。
崔定知晓李昀将来不凡,自然希望他们都能入仕凉州。
不过人各有天命,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几个弟子也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今日问志,七人尽数答了,作为老师最后也只能希望他们一路顺遂了。
“既如此,明日起你们就不必来上课了。”
康龄几人对视一眼,心中有几分伤感。
可时光不等人,年龄最大的康龄都已经二十有七,若还有几分丈夫气,也该告别师父去做自己的事了。
崔定在与自己弟子话别之时,凉州一处寻常住宅中,于溢正半躺在床榻上,整个人看上去有些精力不足的模样。
而在床榻之外,两个青年正恭敬跪坐着,年岁虽小,但风度不俗。
于溢、戚和、方儒等人就是当初随崔定一起发配凉州之人,他们都是凉州的股肱之臣了。
可惜随着李拱倒台腰斩,他们也就彻底退出了凉州的朝堂舞台。
一路千辛万苦走到凉州,几人本来心灰意冷,只想有个地方养养老就好。
谁知道当时李氏父子要求他们发挥余热,李昀更是用刀剑作请,强行让他们出仕各县主持人口统计、风俗教化、分田耕种事宜。
当时双方约定五年为期,现在过去了六年,也到了双方履行约定的时候了。
两个青年一人是于溢在任上收的弟子,一人是他的子侄,二人现在更是四方书院的学生。
“老师,明日年终会,您真的要请辞吗?”
弟子霍震不解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