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此闷热,没有一点儿风的夏天里,饶是小太子定力过人,努力的修炼少林养生心法,也达不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
把无逸斋几个小时的功课坚持下来后,真的是汗流浃背,衣衫湿透。
还好,经过着一个春天的不断试验,研究琢磨,这个初代版本的电动机,以及类似于原来历史上,用来存储电能的初代电池“碳材料伏打电池”
,都已经大致可以投入生产使用了。
当然,距离后世电动车电瓶那样的小巧玲珑,持久耐用,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过确实是可以凑活使用了。
“嘟嘟,搜索一下,大约十九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有哪些可以解暑降温的电动器械?”
“好的,主人。”
嘟嘟的鱼尾巴随着小太子身体日益强健,精神力控制情况的日益好转,也越发的闪亮了。
自恋的上下摇摆了几下,就极其迅速的把小太子需要的资料都给调了出来。
“电风扇?”
直觉这个会很容易的制造出来,可以让他安然度过这个漫长的,干燥,炎热的大夏天的小太子,赶紧的查找有关电风扇的各种资料以及构造图。
古地球的电风扇起源于十九世纪初期的机械风扇,机械风扇则是由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的一种用发条驱动的,可以自动送风消暑的机械装置。
后来,一个叫约瑟夫的法国人,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一种靠发条涡轮启动,用齿轮链条装置传动的机械风扇,这种风扇更为精致,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
而二十世纪的人们常用的电风扇的发明者却是美国人舒乐。
十九世纪末期,舒乐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连接上电源后,叶片就飞速的转动起来,阵阵凉风扑面而来,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就这么现世了。
有些开心的点了点头,觉得大量生产电风扇这个事儿,可行性非常高的小太子,拿起圆规,直尺等画图工具,开始绘画这个电风扇的构造图。
电风扇的构造并不复杂,主要由扇头、风叶、网罩和控制装置等零部件组成。
其中扇头又包括电动机、前后端盖和摇头送风机构等。
“呼”
,小太子有点着急,额头上也开始冒汗珠子。
这个电风扇的构造图太难画了,前后端盖上的那一根一根线条,用软趴趴的毛笔画起来真的不容易。
可是追求完整,有点儿强迫症的小太子又不想直接省略这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