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夏听她叫声知道她醒了,带了春梅进来服侍她早起。
由于时辰尚早,恐怕尤氏房里都没有准备好。
早上的功夫可以慢慢来。
不会儿,方嬷嬷可能从尤氏那里得到消息,进来向她禀报:“夫人说了,大少奶奶今早上不用去她那儿请安了。
昨儿入宫以后,大少奶奶肯定累着,可以休息晚一点。
公府里不是说样样都要照大户人家的规矩来,不要犯大错儿就行了。
早上,公府不是说天天都要一家人吃早饭的。
大少奶奶可以自己安排。”
意思是说,尤氏今早上可能没有空接待她。
这是很正常的。
新人刚娶进门,因为李敏没有了公公,许多事儿都要由尤氏亲自去做。
至于新娘子回门的风俗在京师,一般都在十日后安排,没有特别的限定,有些人拖到满月省亲都有。
李敏想,自己终于有点时间先打理自己两间铺子和那块地的事儿了。
等尤氏忙回来,肯定是要开始在府中教她护国公府的一些东西,到时候,她手头上肯定抽不出空管自己的事了。
趁这个机会必须先将自己的事情先安排妥当,制定一个时间表。
关于两家药堂,以及布庄的出路,早在婚前,与徐掌柜、王掌柜都仔细讨论过了。
铺子都在正轨上,有能干的掌柜把持,不出意外的话,倒也不需要太担心。
布庄首先问题是要彻底清除王氏留在布庄里的眼线和内贼。
这点王掌柜一直已经让人在暗中做了。
余下那块好地要开发,李敏是想把那里建成个药园子,再在那里建一座古代别墅之类,夏天的时候能到那儿乘凉休息也不错。
这些投资都是需要银子,因此叫了念夏赶紧把婚礼时人家送她的东西清点一下,能卖的都卖。
念夏为此可愁了眉对她说:“大少奶奶,您刚新婚,急着卖贺礼,倘若传到了外面去,不是又被人谣传吗?”
李敏说:“当然是不叫你散卖,你找个大买家,可靠的,一次性,全部卖出去,价钱稍微打折没有关系,主要是要牢靠。”
这样的买家上哪里找?人家送的贺礼都是五花八门的,什么样的东西都有。
而且,很多东西只有新娘子用的,一般人家用不上。
是个苦差事,念夏硬着头皮应声去办。
李敏却忽然又叫住她说:“你到外面去的时候,顺道到徐氏药堂帮我看看大叔。”
“看大叔做什么?”
“大叔不是病人吗?他在我那儿治病,我这个当大夫的不理不睬,说是休婚假,但是也必须让人去询问一下病人近来的情况,以免突然间病人出了意外,我这个大夫要担责的。”
念夏听她这样一说,出了护国公府以后,冲徐氏药堂去了。
徐掌柜人脉广,或许能给她提点建议上哪儿给李敏找愿意买贺礼的人。
找到徐掌柜的时候,徐掌柜在清点药材入仓单。
由于李敏的名气大增,鲁王妃带了一批太太来光顾徐氏药堂,他们小药堂的生意一下子火了。
由于这里的药材的确是物美价廉,一传十十传百,不过几日功夫,交易量增加了数十倍。
药堂里的伙计忙到日夜加班。
生意红火,财源滚滚不断,徐掌柜却是一面高兴,一面警惕。
一下子生意太火了也不好,若是引起同行的注意,药帮里的人发难,少不了会各派结合起来再次对付他们徐氏药堂。
现在是养精蓄锐的时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