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丽好好给弗朗索瓦剖析一番前因后果。
向来听老婆话的法国国王,便断然拒绝了尼德兰奉他为主的请求。
威廉还不死心,第二次会面时,他继续恳切道:
“或者,允许阿朗松公爵……”
安茹公爵亨利可以前去波兰登基;那么,他的弟弟到尼德兰执掌一方,大约也没问题?
陪同的科利尼跟着凑热闹,或者说,这本就是他暗中出的主意。
“我也曾听公爵说起,有建功立业之心。”
建功立业之心,就那个沾花惹草的浪荡公子?玛丽瞠目。
弗朗索瓦亦不傻呢。
阿朗松公爵好歹也是瓦卢瓦重要成员,一举一动能“代表”
法兰西王室态度的!
再说,他若前去尼德兰,当国王还是当执政都不明不白,他自个也未必乐意。
况且,最要紧的,“阿朗松公爵身体欠佳,前些日子才病过一场;我恐怕,到低地水土不服,重蹈唐·胡安之覆辙。”
——名将唐·胡安,尽管屡屡在叛军身上取得大捷,但终究不敌尼德兰湿冷的气候,于1580年冬病逝。
连连遭到拒绝的威廉,有点蔫头蔫脑了。
玛丽则好心抚慰这位“后世的”
、“荷兰国父”
,道:
“我很理解你们对尼德兰的热爱,我赞扬你们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我尊重你们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威廉,你是如此勇敢,你是如此强韧,我认为,你完全,自己就能胜任这个执政者的位置。”
“若你甘愿负此重任,法兰西和不列颠,将很乐意站在你这一边。
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真正熟悉、真正属于尼德兰的民族英雄,去掌控这片充满活力的低地。”
受到鼓励的威廉,眼睛似乎亮了亮。
这种上位者的真心赏识,他已暌违良久。
从前他陪伴查理五世加冕,被他的长子委以重任,参与签署《卡托-康布雷齐和约》,和阿尔瓦公爵一起代腓力二世出席巴黎的盛大婚礼……后来,却渐渐演变为君臣反目,同僚刀刃相向——他胸中无限委屈。
但为了尼德兰摆脱压迫,为了当政者的良心,他咬牙坚持。
此刻,那股压抑感,仿佛被这位女王陛下的诚挚目光驱散了大半。
他恭敬无比的行了个礼。
“非常感谢您的……教诲。”
旁侧的少年察言观色,跟随着单膝跪下,大胆直言:“陛下,您是如此美丽,仿若灿烂阳光,照亮了尼德兰人民前行的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