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凤并不想让李三虎再经历一次那样的情伤,却也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间接影响到他和马秀珍的缘分。
“三哥……”
李玉凤想了想,还是开口道:“秀珍姐有没有跟你说,那药膏她没能帮你送给柳知青。”
“啥?”
李三虎还蒙在鼓里,他明明记得柳依依手上的伤口已经结疤了,那肯定得涂了药膏呀,他妹子就没乖乖的涂药膏,现在弄得要去卫生院打针。
“秀珍姐原本打算帮你把药膏送给柳知青的,可没想到她竟然已经有了。”
李玉凤觉得做戏要做全,索性装作伤心欲绝道:“柳知青的药膏也是刘振华给她的,他们都是城里人,曾经有着共同的生活环境,现在又有一样的境遇,肯定彼此了解,彼此知心,哪里会看上我们这样的农民……”
她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上去悲伤和愤怒一些,继续道:“所以我已经想明白了,我和刘振华是不可能的,我在他的眼里,也许根本就不重要,他看重的,大概只是咱爸手上捏着的那个先进知青工农兵大学推荐名额。”
“啥…”
李三虎有着农村人传统的憨厚朴实,但这不代表他愚蠢,大队里连续两年都推选了先进的知青代表去工农兵大学学习,就算没有被选进学校的,也从基层走向了公社,不用跟着他们村民一样辛勤劳作。
“那臭小子我一早就看他就不顺眼了,原来按的这心思!”
李三虎一下子就炸了。
第22章
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伟大领导人做出的决策。
在决策刚下达的时候,有很大一批知识青年凭着一腔热血来到农村,以为可以找到人生的理想,但在长期艰苦的劳作和思乡情绪的影响下,他们越来越想念自己的家乡。
而很多人也因为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刻意控制自己的感情,只有真正愿意扎根农村,和当地人结成伴侣的知青,才会得到组织上的嘉奖。
所以……知青们和当地人处对象时,并不会遭到太多的非议;但如果是和其他人谈对象,或者是两个知青之间发生感情,这在当时,都会被认为是有严重的作风问题的。
因为他们做不到扎根农村,没有觉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这里。
“那刘振华想做什么?他想欺骗你,得到推荐名额,然后一个人回到城市远走高飞吗?”
李三虎气的眼珠子都瞪了出来,那时候还没有出台知青返城的政策,想要离开农村,唯一的办法就是能被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
而实际上,在原文中,刘振华确实得到了这个名额,可阴差阳错,他把这个名额让给了柳依依。
那时原文中的李玉凤已经有了身孕,可刘振华却为了回城,让她悄悄的打掉腹中的胎儿,偷偷办理了病退证明,然后在第二年的高考中,考上了大学。
纯真的李玉凤根本不知道刘振华已经和柳依依在城市里中重逢,她瞒着父母偷跑进城,在学校里找到了刘振华,她天真的以为自己的勇敢,终于让她获得了珍贵的爱情,从此跟在了刘振华的身边。
一想到原文中女配的那些遭遇,李玉凤心里还觉得很难过。
那个时代有着太多这样的悲剧,原文中的李玉凤只是其中一个。
“三哥,你别喜欢柳依依了,她和刘振华好上了,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本来还想采取一些迂回战术,但一想到那让人糟心的剧情,李玉凤决定直接了当就把事情告诉李三虎。
“啥?他们好上了?”
李三虎的大眼珠子瞪得更大了,脸上的表情都狰狞了几分,一想到自己经常在劳动中帮助柳依依,更是气得脸红脖子粗。
李玉凤不说他还不觉得怎样,她这么一说,李三虎就觉得每次他看见刘振华和柳依依在一起的时候,那神色就看着很不对劲儿,那种让外人瞧上去刻意保持距离的疏离感,现在一想,还真是别有用心了。
……
等柳依依他们排队买到了书,回农机站的时候,才发现大队的拖拉机已经开走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