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罗焕四人离开了姜家集,一路奔波劳顿,终是抵达了洛阳。
这洛阳城一如既往地繁华热闹,大街小巷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喧嚣的尘世画卷。
四人在洛阳城的街头寻得一家酒肆,这酒肆虽不奢华,却透着几分古朴的韵味。
他们围坐一桌,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然而此刻众人的心中却满是离愁别绪。
“诸位兄弟,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大家各自珍重!”
罗焕率先举起酒杯,眼中满是不舍与眷恋,那目光仿佛能将这短暂相聚的时光深深铭刻在心底。
他的声音略微颤抖,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罗通亦端起酒杯,神色坚定却又带着几分离愁,说道:“罗焕兄弟,你回幽州一路小心,咱们后会有期!”
他的目光如炬,透着坚毅与果敢,但在那深处,仍藏着对兄弟的牵挂。
众人仰头一饮而尽,酒液的辛辣在喉间燃烧,却烧不尽这浓浓的兄弟情谊。
随后,他们相互拥抱道别,那紧紧相拥的臂膀仿佛在诉说着无声的誓言。
罗通与另外两人转身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
他们的马蹄扬起阵阵尘土,仿佛在书写着离别的诗篇。
而罗焕则独自奔向幽州,那孤独的背影带着决然与坚毅,如同一只孤雁朝着远方飞翔。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如同那绚烂的烟火,短暂而又令人留恋。
未曾过多时,西突厥的铁骑便如狂风骤雨般再次打破了边境的安宁。
他们气势汹汹,如恶狼般进犯玉门关。
一时间,烽火连天,黑烟滚滚,遮天蔽日。
战报如雪片般飞往长安,每一封都带着前线的紧迫与危急。
李世民接报后,面色凝重如霜,紧急召见罗成等重臣进宫议事。
接到消息的罗成,心急如焚,犹如那离弦之箭,立刻策马奔向皇宫。
皇宫之中,气氛凝重如铅,仿佛能将人的心都压得沉甸甸的。
秦琼、张公瑾、李积等一众大臣早已在两仪殿焦急等候,个个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表弟,此次西突厥来势汹汹,其锋芒如刃,不可小觑啊!”
秦琼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
他那宽阔的额头上,皱纹如同沟壑般深刻,彰显着内心的焦虑。
他目光深沉,仿佛在思索着应对之策。
罗成面色严峻,宛如寒铁,拱手说道:“表哥,玉门关乃我大唐重要关隘,咽喉之地,一旦失守,那便如洪水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他的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决绝,仿佛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他身姿挺拔,铠甲在身,更显威武。
各位大臣依次坐定,李世民一边面色沉重地说明着边关的紧急情况,一边将边关急报分发给诸位大臣。
张公瑾看后,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说道:“如今局势危急,犹如燃眉之急,当速速商议应对之策。”
他的声音急切而焦虑,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李积轻抚胡须,目光深邃,缓缓说道:“陛下,突厥此次进犯,想必是蓄谋已久,我们需谨慎筹谋,不可贸然出兵。
切不可被敌人的气势所吓倒,亦不能因急躁而乱了方寸。”
李靖微微颔首,接着说道:“臣以为,当以守为攻,先稳固防线,再寻机反击。
我们需洞察敌军的弱点,方能一击制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