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怎么能叫惊动呢,老太太听了心里高兴着呢,说是十爷老早就没了娘,有你这么个管家太太,你们这长房也总算是有个女人好好管着了。
以前老太太就总说大伯,应该找个正经女人管管家,可大伯不是一直忙嘛,总算是十爷娶了你,这家才有个正正经经的人来统管着。”
七嫂从前常听老太太这么叹息,这大房里就这嫡长最让人闹心,爹常年在外游商,儿子经年在外做官,都是不着家的。
老太太最担心的就是没有正房太太,那几个妾室把屋里头搞头乌烟瘴气。
正是因为这样,当于青陌这么露一手出来,老太太心里就高兴得不得了,连道小十媳妇好本事,管家有一套。
高兴,对于老太太的高兴,于青陌在一头却是心里没底。
心想,眼下是高兴了,可要是后头出了事儿,老太太不高兴了怎么办,这才是问题的重点啊!
“这本就是份内的事,哪能得老太太这么样的夸奖,诸位嫂嫂谁不比我强呀。
老太太是刚见我,觉着什么都新鲜好看罢了,这也算是‘听新人哭如笑,见旧人笑如哭’了。”
她心里苦啊,早知道就由着那几房闹去,反正无非就是点银两,张景融又不是出不起这个血。
“哟,这话可别让老太太听着了,回头非得掐你不可,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是伤了老太太和我们这些‘旧人’的情份。”
七嫂笑着轻拍了拍她,那花枝乱颤的模样,让她看得有点眼晕。
正在她眼晕着的当口上,外头来了丫头,报说是五嫂来了。
“赶紧请进来呀,怎么好让五嫂在外头等呢。”
说着就拉着于青陌去迎接,正在院门口三人碰上了,又互相客套了几句。
等坐定了,丫头们就呈了点心水果上来,五嫂看着打趣儿地说:“七太太,我以后可不敢老来你这蹭饭吃了,你现在是盘盘菜都得花银两了。”
“这是什么话,咱平江不是有句俗语嘛,叫‘米在箩里转’,反正也没到外人手里去是不,最终还不是在我这‘箩’里。”
七嫂笑着回道。
五嫂喝了几口茶,又问了七嫂些问题,问的都是关于灶房里改章程的事儿。
七嫂一听就明白,只怕这五嫂也是动了跟她一样的心思,又知道于青陌这会儿在她这里,这才上门来的。
这也是平江一句老话,“黄鼠狼进宅,无事不来”
。
等五嫂听七嫂说完了,五嫂就用极期殷切地眼神儿,看着一边正在啃南瓜饼的于青陌,充满热情地说了一句:“十太太,我家的灶房也需要您,您赶紧把这主意借给我使使。
昨儿你五哥就到了七爷府上吃饭,愣是说这章程好,非得让我来细问问,看看可不可行。
我今儿来一听,非但可行,还大有益处。
所以,十太太,你这章程一定得到我家的灶房里使使,嫂子我在这先谢过你了。”
敢情这位五哥也是个好新鲜事物的,看过了就非得想试试不可,也不担心试得结果不好。
她心里又不由得感叹,这张家的人,就是一个比一个生猛,什么事儿都敢尝试。
不过这大胆生猛,可能也正是张家人积财立业的根本所在。
拒绝是不好拒绝了,只好再从自家的灶房里谋个合适的人,毕竟让她来说还真可能说不清楚。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眼下的章程更细了,只有在灶房里的人才知道:“五嫂言重了,哪当得一个谢字,但得五嫂有需要,我这是赴汤蹈火也再所不辞啊!”
“不用不用,哪需要咱们十太太赴汤蹈火呀,您就也给我寻摸这么一个合适的人选,我请到府上来,必定是好好相待。”
五嫂也不敢烦劳于青陌,主要是她们家爷说了,十太太身体不好,十爷都舍不得让她累着半点儿,当然不能为这些琐事烦扰了十太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