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倒不是倒清静,而是躲麻烦去了,前面来的人太多,有几家是谁见了都头疼的,他说眼不见心不烦。
这不上十爷那躲麻烦去了。
我也刚来,没想到扑了个空,听人说你在前面来了,倒是正好,我们一块坐坐。”
喻成证的话当然是说得干净漂亮,其实他为什么来的,两人都心知肚明。
太后在这里,而喻成证的妈,正是现在的大长公主,所以喻家是肯定知道太后行踪的。
说坐就坐,唤人沏了茶来,两人就坐在院子里眼对眼的看,于青陌忽然笑道:“喻爷真要上这条船吗?”
“既然咱们都是明白人,就别再套来套去的,说起来我还得叫你一声小姑姑。”
这一声小姑姑叫得于青陌心里直发抖,忽然间就想起个很重要的环节来,既然是公主换皇子,为什么皇帝还会比她大好几岁?既然这娃都叫她小姑姑了,不妨问问,说实在话以前她还真没想起这事来:“先别忙着认亲,既然你明白这其中的事。
那么你告诉我,为什么我比皇上小那么多也能换得成?”
“这事不明摆着嘛,六道山上的青枯僧说了,‘今朝为后者其命全而贵,一子一女为双全,女为雏凤之首,子为群臣之仰,乃双贵’。
而整个宫里,当时只有外祖母一个人,等知道小姑姑存在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这样,十太太可曾记起,先帝二十九年时外祖母曾到六道山上斋戒半年,所以这换是隔着些年头的。”
喻成证摇摇头,在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和大长公主差点发疯。
其实他那皇帝舅舅如果能再冷静一点,就不应该碰喻家,大长公主安逸惯了未必会趟这浑水,但皇帝却偏偏碰了,那他们就只好站到太后这边了。
……于青陌无语以对了,原来竟然是为这个,做为一个现代人,她非常难以理解这个事情。
但是她相信她理解不了的东西,这里的人能够安之若素:“就因为这样?”
“太皇太后笃信佛法,对青枯僧更是奉若神明,后位悬空几年,最后外祖母能登上凤座,也亏得是这个预言。”
喻成证已经过了惊讶的时期,初闻的时候确实震惊而无法相信。
现在已经平静得多了。
这样的事在宫里屡见不鲜,只能说他那外祖母算是幸运的,至少在太皇太后和先帝生前没有露馅,而现在……举朝之上,势力最大的就是太后的娘家。
“我明白了,都说严父爱如山,慈母心似海,看来这山确实高,这海也深得让人看不到底。”
于青陌感慨地望天一眼,心说迷信是不对滴。
正在感慨着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却不经意地瞥到了从门洞里穿过来的太后,太后的表情不是太好,看来是听到她的话了。
“贝贝,娘也是不得已的,那时候如果不这么做,我在宫里没有立足之地。
上有贵妃、程妃,下有刘才人、江采女,如果我不先生个儿子出来,只怕不被她们占了先。
怀你的时候,我也想过不顾一切,可那时候我已经是眼中钉肉中刺了,只有登上后位,才能够保全了咱们一家子上下。
否则咱们娘仨哪还有活路。”
太后试着告诉于青陌,她当年是如何的不易,
其实于青陌能想象当年太后的处境,《金枝玉孽》也不是白看的,宫里那些事,多少能觉出点味来。
不过要让她认太后的做法还真是有些难:“太后娘娘,臣妇只是曲曲一愚妇,不懂得太多的大道理。
臣妇只知道,骨肉相连断不可分,若臣妇有子女,断不让其受低头在人屋檐下的委屈。”
太后神色复杂的看着于青陌。
摇了摇头说:“贝贝,是为娘当初错了,娘不奢求你原谅,只希望你和张家那孩子早早离开,不要再掺和这趟浑水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贝贝,娘只希望你下半生安安稳稳,不要卷入这些是非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