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加上罗家湾的教训,他也不会给自己和队员们添麻烦。
所以,这会儿五个知青虽然在队里人看来有些瘦弱,但精神头确实不错。
五个知青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干啥,这会儿十分好奇,看着兴致盎然。
王晋军打量他们一眼,心里有些满意。
“队长,咱们这是要干啥呀?”
可能是在徐家比较放松的原因,这会儿严晓丹对着一脸严肃的王晋军也不觉得忐忑了,反而想和队长搞好关系。
态度积极地问道。
其余几个知青闻言,也好奇地看向王晋军。
“今天给你们称称体重,然后好给你们安排工作。”
说着,王晋军指了指前面,让她们看。
而五个知青循着他的手指看去,就见到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男孩子正在称体重。
而右边也是另一个男孩子正在担粮食。
一旁,围了不少人,有妇女们,也有不少爷们,看看那个,看看这个,不时地拍拍手叫好。
围在这里的人也以为是知青们先称重,本着对知青好奇或者想看热闹的心思,没想到队长让今年刚参加劳动的孩子们先称重。
这会儿,大家看着队里男娃子们的表现,也顾不上知青了。
“这个是刘家的娃子吧,我记得强子才十五吧。
六十二公斤,这重量了不少呦,看来刘家又要出一个强劳力了。”
说着,妇女不禁竖起一个大拇指,语气里有些羡慕。
“那个,徐家老三的娃子,才是厉害着嘞。
两草袋粮食,他担起来,动作麻利。”
妇女们言语间尽是对男娃子们表现的赞叹,就算遇到体重轻或是担不了多少东西得,也不嘲笑,而是默契地把人漏过去。
而大老爷们,则是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男娃子们的表现,一边冲人叫喊。
多是让他们加油用劲儿得,还有些人看着男娃子们的表现,神情鄙视,然后吹起自己刚参加劳动时的勇猛表现。
当然有那么一两个得会被人揭穿,然后那人也不尴尬,而是挠挠头,然后一句“我记错了”
就过去了。
知青们看称体重还没啥,不过看着担粮食得人,不由得好奇,然后问王晋军:“队长,为啥要担粮食啊?”
王晋军眼睛一直看着前面称体重、担担子的男娃子和偶尔夹杂在中间的女娃子,不同于平日里的严肃,神色间颇有几分温和。
这会儿,听到知青的问话,他眼睛不眨一下,开口回答:“咱们生产队的主要工作就是上地,种粮食。
这体重称了,那也要担担粮食,粮食担在肩膀,他们才知道粮食收获的不易。”
从此知道父母的不易、种田人的苦。
这是南理的传统,也是王晋军定下来得。
以前,男娃女娃过年没个新衣服穿,每个学上,上学没个新书包,她们可能会怨父母。
这会儿,刚参加劳动的男娃女娃可能会怨父母,竟然让他们这么早上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