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是全家掏钱,大家也是愿意的。
徐长喜和刘秋苗俩老人看的远,徐家兄嫂也不是笨人,谢灵上了大学出息了,那也是徐家人,以后自己的子女也有个厉害的四妈。
不管上学还是找工作,有谢灵的帮助肯定容易些。
所以,关于谢灵考上b大的事徐家全家人可谓是兴高采烈。
办酒席的事,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在徐家老房子这儿办,至于钱也是四家一起掏。
这钱大家掏的高兴,就算陈男心里别扭,但看越发严肃沉默的丈夫高兴的模样,陈男也不敢反对。
而王解军也没理会陈男,现在家里的钱大多都是他存着。
王解军别看娶的媳妇内向别扭,但那是因为陈男长得好看,那会儿年轻就看上了。
但是他自己性子活泛,南理的罐头生意就是由他负责和长县公社交易。
虽然这有谢灵的缘故,但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有能力。
如今他家里两个儿子,老大身体健康,但性子内向,学习又好,王解军希望大儿子继续念书,像弟妹一样考大学,有出息。
而老二因为早产身体不算强壮,但他为了防止再出现和大儿子一样性子的情况,早早的就让老二独立,从小他又和从真从诫耍在一起,性子活泼,但身体原因,王解军对他的学习也十分上心。
所以,在办酒席这件事上,他十分积极。
第120章闲谈
酒席,酒席,其实哪有什么酒,也只是办事人家请同乡近邻与亲戚吃喝一二罢了。
换作前几年,办事的席子低调无比,但如今环境放开了不少,乡下考上大学就如同古代子孙中了科举这等大事,就算再低调的人家也是喜悦无比。
今日,天气晴朗,虽然气温不高,但风和日丽,正是办席子的好日子。
徐家一家子早早起来,跟着请来家里的几个本家人开始在厨房忙开。
早在昨天徐长喜就将生产队公有的大锅借来,好做大锅饭用。
上午九点钟,徐家院子里已有不少人,男人提水刷锅,女人切菜生火。
已经很久没做过饭的徐长喜今日也兴致勃勃的站在厨房里准备露一手。
“呦,徐叔,你会做饭吗?可别最后吃着大伙儿。”
另一个当厨师的年轻小伙儿见案板旁的徐长喜正动作生疏的切着菜,不由得一乐,随即大声开口:“您别是今天高兴傻了吧?”
徐长喜闻言不禁吹眉瞪眼,一旁正在洗菜的妇女们听后不禁笑开。
“栓子,你这小子真损,你徐叔那可是有真功夫的。”
其中一个年纪稍长些的妇女笑着开口。
年轻小伙儿也就是栓子瞅瞅徐长喜生疏的动作与不齐不搓的萝卜丝,不由得纳闷,真功夫?这菜都切不整齐。
不过,他刚才也就是开个玩笑,真要挤兑长辈那肯定是不能的。
徐长喜这几日高兴得很,只尴尬了片刻便恢复,而屋子里其他人也不在意,反而把话题引到陈年旧事上了。
“我还记得秋苗那会儿可是咱们这儿十里八乡有名的闺女,长得好,还有一双巧手。”
其中一个和徐长喜同辈的妇女笑着说道。
厨房里不少都是徐家、刘两家的妇女长辈,一些长辈和徐长喜夫妻俩同辈,年龄又相近,自是熟悉得很。
这会儿听到妇女的话,另一个穿着灰布衣头上戴着黑头巾的妇女也开口说起来:“那是,那会儿我们家秋苗可是十里八乡的好闺女,大伯三个儿子才有了秋苗一个闺女,疼她的很,要不然也不会一直舍不得秋苗嫁人,留她到十九岁。
就连婚事也让秋苗做主,要不然徐家老二可娶不了我们秋苗。”
徐家老二就是徐长喜,他母早亡,父亲身体不好,上面还有个不在家的哥哥,这种条件在南理并不出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