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徐锐谢灵当初在京都买的那套房子不算,那套房子算是内部价,而它的位置也不够好,所以才花了1500,但其实连着装修整改买家具下来,也花了2000块钱。
所以,徐锐捏着账本,心里并没有得意、轻松的想法。
他和梁丰年约定的一个月的期限已经快到了,所以他必须抓紧时间。
资金已经充足,东市的路已经探好,接下来就是进行实践了。
第二天,徐锐穿着依旧灰扑扑的衣服,把钱踹在包里往批发市场走去。
这段时间下来,徐锐学会伪装自己,一个老实稳重的农村小伙子,这就是灵灵所说的属于他的人设。
至于遇到另一些人,那又是另一个人设了。
除了伪装,他还学会了记账,学会了精打细算,同样学会了货比三家和讨价还价。
被前几家老板称作“抠门汉”
的徐锐来到一家狭窄又简陋的铺子。
走进来对着铅笔铺子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批发收音机。”
然后使得正坐在前台喝水的老板直接喷出,“咳咳,你是?你怎么……?”
最重要的是这也太直接了,不应该先说暗语吗?
是的,这家仅有十来平米的铺子表面上卖的是铅笔,其实私下里却做收音机的生意。
而且,谨慎起见,他只和熟人或者自己人交易。
而这个“自己人”
指的正是知道暗语的人。
而徐锐为什么发觉,当然是听来的,小商小贩,虽然精明小心,但有些总是瞒不过曾经侦察满分的徐锐。
至于他们之间的暗语,徐锐觉得太幼稚了,一点不想照做。
老板咳嗽几声然后停下动作,站起身仔细打量徐锐几眼,眯起笑眼道:“小伙子想买收音机?那应该去商场,除了商场其它地方可没有,我们这儿是卖铅笔的,要不要看看铅笔,给孩子买几支也行啊。”
徐锐直愣愣的看向他,直到把老板看的有些渗人后才开口道:“我知道你这儿有收音机的路子,我想跟你做笔大生意。
我不是警察也不是私线,再说老板你也打不过我,咱们还是进行友好的交易为好。”
老板:“……”
有一句nmp不知道当不当讲,他走私路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混的。
不过,徐锐对这些人的心里还是把握得比较准的,不吃软看着盘吃硬,小心谨慎不愿招惹是非,尤其是条子和私线,是他们最不愿意打交道的。
毕竟这收音机来路不正,不过这些徐锐不管,因为要是那来路正得他也买不起。
第130章火热
近来,人人日报连载的一篇十分火热,引起众多读书人的讨论。
尤其在学生间,因为其朴实狡黠的文风、委婉曲折的情节以及性格迥异的人物受到大家喜爱。
国内文化娱乐阔别已久,正是缺少内容的时候,但这个时候许多鼎鼎有名的作家写出来的,往往复杂而杂糅过多,年轻学生们到底不太喜欢。
反而是这篇朗朗上口、简单又精彩曲折的《母亲》颇受大家喜爱。
四月的首都,云烟飞雾,花草初放,这个时节的中学生们几乎人手一本人人日报。
当然造成这个原因还是月初日报连载的一本。
刊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部《母亲》就十分流行,连同那学校的老师们也就进行过多次讨论。
学生们为曲折的情节、简单又精致的文字所打动,可是老师们、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们却是对最近这部刚流行起来的各有看法。
这点就从京都高中老师们上课就可以看出来。
李鑫月和李鑫年是一对龙凤胎兄妹,两人同时就读于一高,不过两人并不同班。
而这两人对待这部《母亲》的态度也有些不一样,李鑫月自从看到《母亲》,人人日报几乎每期都买,就为了看到,每天也是报纸不离手,对里面的文字反复琢磨。
而李鑫年却是只因为好奇看了个开头,后面再也没有看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