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时候天高皇帝远的,一年到头也不见得能见上一次面,她也就能接着过之前那种“山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
的悠闲日子了。
这么想着,她也就安心了许多。
穆云川连中二元的消息不胫而走,晚了几日,村里人也得了消息。
原身人缘差,而穆成虽是本县人,却不是在水云村长成的,又一般都是在县城里讨生活,所以穆家和村里其他人家来往一直不是很多。
至多也就是有时候沈翠从村里买些鸡蛋和菜——虽然周氏自己也养了鸡,种了菜,但她辛苦劳作得来的,并不够一大家子人吃喝。
而且沈翠也不好意思拿她的东西,宁愿花点小钱从外头购置。
但是自打穆云川考上的消息传来,村里人一下子对他们都热络起来。
倒也不图啥,就是过来道个喜,进来坐坐,聊聊家常,沾沾喜气。
若是按着原身的性子,此时知道继子马上要当上秀才了,那肯定是眼睛生到了头顶,恨不能抖到天上去。
沈翠做不出来原身那种极品事,在她空闲的那半天时间里,逢人上门,她也会请人进屋坐上闲聊一会儿。
乡亲们当然很快发现了她的不同,沈翠也并不否认自己的改变,就说:“我家二胖现在也是读书人了,我这当娘的,自然也不好给他跌份丢人。”
村里人都知道从前的穆二胖痴傻,前头听说穆家旧宅这边又是请先生,又是弄什么书院的,私下里没少嘲笑。
但眼下不是那般境况了,水云村出过好几个秀才,也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举人,但连中二元的人物却未曾有过,眼下的穆云川在村民眼里俨然是文曲星下凡,都有神仙似的哥哥了,弟弟开窍不也很正常吗?
这说法十分可信,毕竟穆云川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她为了穆云川没必要改变自己,但为了亲儿子,那当娘的是啥事儿都愿意的。
就这样待着客,五月初,穆云川从外头回来了。
其实前一天他就从府城赶回来了,但比起归家,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在山长面前凭记忆默写出试题和整张卷子。
其他和他同年下场的同窗都是如此。
他们的卷子往后也会成为书院中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山长看过他的卷子后十分高兴,在人前倒是没多说什么,等人散了,他脸上才露出真切的笑容。
“云川这文章写的好,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词藻瑰丽,既言之有物,又文气斐然。
保持下去,院试的头名也非你莫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