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事儿沈翠实在没大看懂,就喊了劳不语过来参详。
劳不语就解释道:“书院大比之后,没有院试的那一年,拔得头筹的书院可以派出学子代表,到其他参加的书院里头学习交流。
其他书院不能藏私,得好好分享经验给他们。
而他们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的读书心得,达到交流共赢的目的。”
这还挺好理解的,这等于是书院大比冠军的彩头,而且也促进了参赛书院的交流。
但劳不语也纳闷道:“一般招待这些游学学子的书院,都得是青竹书院那种有名望、教育资源丰厚的。
老先生咋还派学生到咱们书院来?”
不是他们要妄自菲薄,书院之间差不多水平的,那才叫交流双赢。
弘乐书院那样的书院,派学子代表来翠微书院,那真的跟扶贫没两样。
哪里就需要老山长这般放低身段,特地写信来请求的?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都有些想不通。
“不过总归是好事,派出的游学学子代表弘乐书院的脸面,能在那样的大书院里头展露头角的,必然是人中龙凤。
信件里头不好写的太详细,免得万一落到旁人手里被人说嘴,等人到了,咱们再问问其中缘故。”
沈翠点了点头,反正他是真的孺慕老山长,书院大比的事儿加上这次这么些试题,等于承了人两次恩惠。
是该回报的时候了。
虽到现在还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但她已经打定主意要好好照顾人家。
后头沈翠就写了回信,先表达了感谢,并说无甚不方便的,让老山长随时派人过来。
这次她回信花了贵一倍的价格找了镖局去送,半个月之内送到了弘乐书院。
彼时老山长已经收到了来自其他书院的几十封回信,都是表示游学团随时可以去,他们随时欢迎,但单独某个人的,他们则言辞委婉地表示不大方便。
为此老山长没少头疼。
这天翠微的信件到了,书院里做杂活的高瘦少年帮着送到了他跟前。
看到恩师的白头发又多了几根,他过意不去极了,小声道:“先生,不然……不然就算了吧。
我回去种田放牛,也是能过活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