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道:“知道,每次释空法师过来都会留下些药方,教这里的医工如何处置病患。”
“释空法师让我来这里,”
季嫣然说顿了顿,“我就说一件事,几个孩子必须分开,不管是谁只要接近他们都必须照我这般掩住口鼻。”
女孩子神情十分的郑重,程大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旁边的郎中听说了释空法师立即站起身:“这位小姐是释空法师的徒弟?”
不等季嫣然说话,他脸上已经露出激动的神情:“那太好了,释空法师向来都有奇方,说不得能够治好白口糊。”
“也许吧!”
季嫣然道,“释空法师必然有他的法子,只是我……不会。”
郎中的目光暗淡下去。
床铺上那几个孩子也在这一刻又哭起来。
“想必先生比我更懂得要如何开方子。”
季嫣然说完话就走了出去。
就这样?
杜虞追上前:“既然不会又何必来逞强。”
她也就是看了那些医书,寻常的病症还能用用方子,这样急重的病患她只能束手无策。
“以后别来了,这不是你能来的地方。”
季嫣然没有反驳,带着胡愈眼见就要出了院子,程大也忍不住跟了过来:“大小姐既然没有药方为什么要将他们分隔开。”
“他们的病很重,很有可能会治不好,尤其是那个患了咳症的孩子,”
季嫣然说到这里叹口气,“若是万一他不治……也不会将病传开来。”
所以她这算是放弃医治了吧。
季嫣然走出福康院,抬起头就看到了等在门口的李雍。
李雍没有多问掀开了马车帘子:“走吧。”
季嫣然点了点头。
马车很快走远,福康院外的人将消息带进了太医院。
徐太医抬起了眼睛:“别说几个月,就算是修习几年也未必能够将释空的本事都学到,我就说就算让她进宫,也治不好太后娘娘的病症,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第一百一十四章姐妹
当年常宁公主谏言皇上开设福康院,只因武朝缺少医者,许多百姓不得不依靠巫祝和所谓的游街郎中治症。
武朝自开国以来四处征伐,如今天下太平,圣上也下令施加仁政济民养民,而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开设福康院必然会让百姓传诵圣上的恩德,圣上也会更早成为中兴之主。
皇上当年十分喜欢常宁公主,下令各道、府开设福康院。
福康院开设之后也确如常宁公主说的那样十分繁盛,只是后来医死百姓又加上治疫不利,福康院的名声一落千丈。
冉家、李约和那些不良人还经常去福康院照顾伤兵,终究还是难以挽回颓势。
徐太医站起身来:“去给惠妃娘娘送消息吧,告诉娘娘这边出不了乱子,别说李季氏不如释空法师,只怕连她身边的胡愈也及不上。”
眼看着下属退下去,徐太医擦了擦身边的药箱,也算李季氏运气好,否则他出手可就没有了她的活路。
消息在宫中不胫而走。
赶回来的林玉娇听到之后紧紧地攥住了帕子,本来红彤彤的眼睛中透出几分的失望的情绪。
进宫之前她回到林家,在长姐曾住过的屋子里哭了一场,她最终还是没法告诉长姐太后娘娘病的厉害,宫中沉闷的就像是个牢笼,没有半点的生气。
如果长姐在这里就好了,太后娘娘的心情好了,一切都会不同。
就像父亲说的那样,林家的富贵算什么,情愿什么都不要就将常宁换回来,可许多事悔之晚矣。
父亲始终对当年出征耿耿于怀,如果不是他被突厥围困,李约就不能带人去救援,也就不会留长姐一人在京中,以李约的聪明就算长姐陷入危险,也能想方设法化险为夷。
母亲一直念叨着:“当年舍不得常宁早早嫁人,想要多留她在身边几年,没想到却害了常宁,早知如此应该让常宁与李约完婚远走高飞,只要他们过的舒坦就好,什么五姓望族跟常宁这个小姑娘又有什么关系。
常宁没了,才知道常宁有多不容易,那么大的负担就压在单薄的肩膀上,不曾有半句的怨言,每次家中出事只见常宁在宽解别人,谁又知道常宁的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