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让李显自己打消这个念头。
(应该是“最好是让李显自己打消这个念头”,这样意思才通。
)
她试探着问他,结果李显道:“我已经让人在城郊选好了地,给老二盖房子呢。
等盖好了房子再把孩子接来就行了。
”
第二天她立刻问李华有没有这回事。
李华平静的说,“半个月前我就知道了,房子还是我挑的地方。
”
“你怎么不早说!
”张宪薇急道。
“太太,老爷这么说就是已经有主意了。
”他虽然皱眉,可看起来倒是一点都不吃惊。
“其实我也想搬过来也不错,老大都大了,在乡下没有好先生,带过来也好让他好好念书。
到时我再把江氏的小弟弟也带过来就行了。
”
他和江氏都商量好了,只是瞒着张宪薇不敢告诉她。
凭心而论,搬回燕城是件好事,唯一不好的就是日后没有自己的东西了。
不过李华已经打定了主意,田庄上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他和江氏在哪里都是种地,换个地方种赚得更多。
到时把银子送回乡下去,在那边买地,偷偷置下产业就行了。
只当是他们一家人出来住几年。
何况三个儿子要想有出息,还是到燕城来好。
两人苦中作乐,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李显让他们留下,他们就走不了,也不敢走。
张宪薇气苦难当,回屋在被子上狠狠捶了几十下。
她叫来良缘,冷笑着说:“摆席!
我要好好替老二庆祝一下呢!
老爷打算接他回来,连房子都在盖了。
过不了多久咱们一家就要团圆了,真是一件大喜事!
”
良缘一惊,小声道:“老爷真想让二爷他们回来?”
“可不是?”张宪薇理着鬓发微笑,“老爷都把升旺记的事交给老二了,这也是他干习惯的,我也觉得正合适呢。
听说老大在兴隆记做得不错,已经当上二掌柜了,看来他们兄弟两个倒是正好一人占一间。
”
良缘脸色不好看了,她可盘算着这里面要有贞儿的一份嫁妆呢。
“你尽管去。
告诉赵氏这席是庆祝,不能寒酸。
我这里出十两银子,只要是燕城有的都弄来。
去外面的酒楼买,不用家里做的。
”她慢慢道,“锦儿在屋里也闷了好长时间了,把她请出来也开心一下。
让老大早点回来,今天他可要跟他的兄弟好好的喝一杯。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