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和那时候并没有觉得这段对话有什么疑点,既然澄清了一稿多投,就按照原计划刊登了《烟凉》,如今再回顾却觉得哪儿都有点不对劲,秋和的确一直在指一稿多投的问题,可苏灵一开始却不像在回应一稿多投,尤其是“你是相信我还是别人!
”这句。
秋和又把贴吧里的帖子看了一遍。
有很多人支持苏灵,也有很多人反对苏灵。
无论是支持她还是反对她的人,其中有大量ID注册于近期,说明是来自两派的马甲。
其余一些跟风说自己也被抄袭的作者没有登录,直接显示IP地址。
秋和查了一下这些IP,分散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她想起苏灵和告状作者都曾在杂志官方论坛中登陆过,于是进入后台去查看她们用过的IP地址。
告状作者只登陆过两次,却不是在深圳,居然是苏灵所在省份的IP。
而苏灵的IP地址就更加匪夷所思,有美国的,加拿大的,日本的,唯独没有中国的,很显然,她从一开始登陆官方论坛就在使用代理服务器。
一个人若非心虚,为什么要如此谨慎地隐匿自己的踪迹?
秋和后来意外地在回收站里找到一个帖子,告状作者第一次到官网发帖时,苏灵与她有几个来回的骂战。
告状贴是在这个帖子几分钟之后才发的。
秋和问薛涛是否看过这帖子,薛涛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平时也不太留意官网,当时一看告状贴就直接让网管删了,可能他觉得这个帖子内容相近所以也删了吧。
我现在才觉得苏灵这个人人品坏到了极点,你看她的措辞——有本事你就拿出真凭实据来,想这样说就怎样怎样,都是激怒别人的。
而且她用的是‘我们’这个词,这分明是挑衅嘛,所以作者才会觉得我们在包庇纵容她。
你认为我们现在有必要向作者道歉吗?”
正值此时,出版社北京办事处主任也发来短信询问,网上的纷纷扰扰已经引起了出版社的关注,她了解了一下大致情况,便问:“苏的短篇集你认为还值得做吗?毕竟还没跟她签合同,社里和我们个人都不用承担责任。
”
秋和一言不发,既没回应薛涛也没回主任的短信,她神情呆滞,实则思绪飞驰,把所有细节过滤一遍,确定自己在与苏灵面谈前没有漏掉什么可以查证的了。
【四】
薛涛知道寒假时秋和到苏灵所在的省份与她见了一面,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就询问详情。
秋和摇了摇头:“我现在真不想管这件事了。
”
“怎么回事?”
“我在茶座见她,她妈妈陪她一起来的,对于抄袭一事她当然矢口否认。
她说这个冤枉她的作者她知道是谁,她有个曾经的同班同学与她关系不好,后来转学去深圳读书。
她妈妈当然也全心全意信任她,在全心全意信任她的人面前,我也不好质疑过多。
只是我感觉,这个孩子和我以往认识的那个苏灵判若两人。
在网上她活跃健谈,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可现实中她却内向木讷,我跟她说话常常是由她妈妈代答。
开始我以为这很正常,很多人在网上和现实中不同,可谈到后来我发现,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我无意地提了一些平时闲聊时说过的话,苏灵都毫无反应,她妈妈倒是大部分都知道。
回家的路上我想着都害怕,我甚至连来见我的这个‘苏灵’是不是苏灵本人都无法确定。
这事还怎么管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