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荀彧比哥哥和大侄子都机灵,知道阿生还有下文,主动替她接了个连词:“然而——”
“然而,从最初的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场皇权对抗贵族,中央对抗地方的战争。”
“啊……”
荀彧瞪圆眼睛呆呆地看向阿生。
只见阿生目光游离,声音越来越低,那双水灵灵的杏眼微微眯起,嘴角微微勾起,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阿生!”
荀攸的声音将她拉回来,“党锢之祸重大,李膺、陈寔皆是仁慈正直的长辈,却因此遭受无妄之灾,我不认为这其中有什么可笑之事。”
阿生一愣:“不,我是想到了一些别的。”
“愿闻其详。”
“党锢之祸重大,一概而论以我们如今的阅历和眼光是很难说清的。
不如以小见大,仅仅以李公之事为例,辩论一二。”
李膺抗命,是这次党锢之祸的导火索。
说起来还是要跟连年的天灾扯上关系,皇帝为了应对灾祸,除了大搞祭祀外,还有一种积德措施叫做“大赦天下”
。
皇权肆意凌驾于律法之上,本来也没什么,上千年来中国人民都已经习惯了。
大赦嘛,是好事啊,是德政。
偏偏这场大赦被宦官利用了,他们贴身服侍皇帝,消息比其他人灵通得多,自然就提前知道了大赦的时间,故意让门人属下在大赦之前获取了不少违法利益。
等到大赦的旨意一到,所有罪行一笔勾销,岂不美滋滋?
出身高贵性格孤傲的李膺能忍吗?
当然不能忍。
于是这位刚刚上任的河南尹不顾大赦的命令,将自己地盘上的阉党该杀的都杀了。
这下皇帝不干了,大赦的命令是皇帝下达的,李膺的行为妥妥的是抗旨,在藐视皇帝的德政。
李膺为什么敢藐视皇帝?因为他是世家子弟,声望极高,背后有一大群姻亲故旧给他拍手叫好。
皇帝越想越气,要给李膺治罪,但满朝堂的士大夫十之八九都替李膺求情,皇帝就将求情的人都记到了不许当官的名单上。
“你们滚吧,朕不跟你们玩了。”
再加上宦官们趁机怂恿,打击异己,最后牵连越来越广,终于酿成了党锢之祸。
“李公之事,前因后果我们都是知道的。”
阿生坐正,直视对面的小伙伴们,竖起一根手指,“第一个问题:大赦天下是错误的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