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逐离自认为也经过一些大风大浪什么的,但这一声母妃叫出来,她仍是浑身一哆嗦。
张齐氏在水晴苑住下来之后,沈小王爷自然是不可能过去留宿的。
全府上下都当是看一个笑柄,有想在殷逐离面前卖乖的奴才平日里对其母子二人多有欺凌。
殷逐离发现之后将几个恶仆重杖八十,严令府中人将其当作侧妃看待,衣食供给也与侧妃无异。
母子二人的情况这才逐渐好转。
殷逐离看那张青高壮,想着这样无所事事也不是办法,于是聘了武师专门教他兵法、骑射。
他倒是个好学的,尤喜弓马,整日里苦练不息。
张齐氏嫁入王府本是这个荒唐王爷的一件荒唐事,然而却引起了另外两个人的不满。
此二人自然是府中的丫头翠珠和巧云了。
其中翠珠年龄稍长,在何太妃身边侍奉过一阵,也见过些世面,如今更是愤愤不平:“她一个低贱的老妇都能入府为侧妃,凭什么我们就只能当着奴才,处处低人一等?”
巧云闻言也只是叹气:“那有什么办法?谁教九爷恰恰就选中了她呢?”
翠珠心比天高,她心里有主意,也不说破,只冷哼一声,再不提及。
今年的桃花汛来得猛于往年,严冬极寒刚过,又遇春荒。
殷逐离不常回府,经常在天水、涪城等各处查看民生。
官府做事不怎么牢靠,就连天子脚下的灞水河堤都是年年修、年年溃,自极寒之后她就令各地钱庄拨出一部分款项,请了几个精通河工的师父,组织民众自行修堤。
由殷家提供材料、伙食,村民出力。
就这么着官府的人还不乐意——这河堤修结实了,百年不坏,他们从哪里吃钱呢?于是只接受捐赠银两,不许百姓修堤。
殷逐离深知其中关节,若是捐赠,只怕那破堤仍然是个破堤。
只是今年不比往常,若是洪水耽误春耕,全国上下定然会有一场大饥荒。
与其到时候派人四处施粥接济,不如此时就组织民众加固河堤。
她派人左右周旋于官吏之间,最后和各地县官谈妥,这笔银子殷家不提,河堤仍然算作官僚的政绩。
县官这才勉强同意。
是以朝廷一直以为是各地父母官勤政爱民,免不了又对沈庭遥吹嘘一通国泰民安的话。
只有修堤的百姓知道这钱出自哪里——那些个雁过拔毛的官僚,才不会弄这么结实的材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