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胜的消息,如同风一样在大汉的国土上传播开来。
袁术称帝就仿佛是一场闹剧一样,再也没有人关心,或者说承认还有过袁术这样一个皇帝。
刘协的天子之威有没有加强不知道,但是曹操的威名确实是彻底的响彻了大地。
面对袁术二十万大军的进攻,不但歼灭、俘虏了袁术兵马足有十四万之众,最重要的是曹操手下兵马折损,不过三万余而已。
这个结果对于高夜来说,虽在情理之中,却又当真有些出乎预料。
郭嘉当初献计的时候,本着的就是尽量减小伤亡的原则,这才一面让高夜带领少部分人马,和袁术军的主力周旋。
一面让曹操带领大队人马,去攻打他的淮南,袭扰他的粮道。
只要袁术军一退,曹操军再打上一两场伏击,没有粮草没有士气的袁术军必然不堪一击。
如此一来,既解了颍川之危,又避免了和袁术的正面决战。
只是任谁也没想到,这一场仗的战果如此之大。
曹操自从会合了吕布、刘备和孙策之后,就对寿春团团围困,军营密布在寿春城外,直把城内的刘勋吓得是心惊胆战。
曹操更是在头几日里,配合着其他三人一起攻城。
攻势之猛烈,确有一种不拿下寿春不罢休的气势。
也正是在这几日里,曹操手下就阵亡了不下六千士卒。
随着赵云等人传回消息,发现了袁术退军之后,曹操即刻分兵,赶去迎击袁术。
寿春城内的士卒本就不多,孙策又对九江郡垂涎三尺,再加上袁术手下才是袁军最大的战斗力,孙策也不想抵其锋芒。
因此曹操所提出的,他去对付袁术的大军,孙策、吕布继续攻打寿春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孙策、吕布二人的首肯。
毕竟曹操说了,寿春城打下来,全是二位之功。
城中粮草辎重,曹某分文不取。
不过自己若是击败了袁术军,那里的缴获也没有二位的份。
这个提议让孙策很是开心,他现在虽然占据了江东的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和丹阳郡四郡之地,可是说起来这四郡都是地广人稀之所,产粮并不丰,因此一直想要招兵买马,彻底占据江东的孙策,对于寿春城内的钱粮可谓是垂涎三尺。
在他看来,袁术虽然领兵二十万,可是油水又能有多少?况且二十万兵马,一打起来,必然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因此孙策对于曹操的提议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吕布抱着的也是同孙策一样的心态,唯有刘备主动请缨,要和曹操一起去讨伐袁术,这个决定也让曹操为之惊讶。
虽然周瑜、陈宫都对自家主公的决定很是赞成,不过对于自家主公对曹操这一次要吃亏的判断,都持以了否定态度。
袁术军虽众,可是如今士气低迷,而且归来路远,曹操军有无数的机会来伏击袁术军。
况且曹操用寿春城内的物资,来交换整个豫州的所有权,怎么算都不算吃亏。
至于刘备为什么要跟着曹操一起去,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虽然刘备自己也说,自己做为汉室宗亲,绝不能忍袁术僭越称帝的事实,因此一定要亲自去讨伐袁术。
话虽然说的大义凛然,可他心中到底是如何做想,就没有什么人知道了。
从征羌撤退的袁术,一路上在纪灵的保护之下,倒也没有出什么问题。
就算是桥蕤赶来的时候说陈纪战死,高夜并没有继续追击的时候,袁术心中对于陈纪的死却没有任何一丝的悲戚,反而对于高夜的大军没有进行追击而欢欣鼓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