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泰闻言哈哈大笑道:“妙啊,阳明你此番得胜,大涨朝廷士气,相信天子若然得到了消息,定会不吝封赏!”
周伯龄一部上万人大败于王守仁之手,这消息根本就瞒不住,没有多久便传了开来。
传言越传越离谱,不少人传言,王守仁率领两千朝廷天兵天将,迎战周伯龄部十万大军。
王守仁呼风唤雨,一声呼喝,大地裂开,出现一条波澜汹涌的大河阻挡在十万大军之前,然而半渡而击,召来天兵天将,轻易的便拿下了周伯龄等叛军。
不得不说,这般夸张的传言在百姓当中却是非常的有市场,或许起初传开的符合事实的,但是经过越多人的臆想、夸张传播,最后就算是王守仁听了怕是都要当做故事来听了。
九江府,一座奢华的府邸之中。
只听得嘭的一声,紧接着一声怒骂传来:“废物,真是废物啊,本王瞎了眼,怎么就让他这么一个废物统兵,上万大军啊,竟然连两千人都打不过……”
就见大厅之中,一身蟒服的朱宸濠正气急败坏的怒骂不已,而地上则是一地的碎片。
边上几名宁王手下文武官员一个个的低着头不敢去触怒宁王。
本来他们四处出击,占据了一座座的城池,许多朝廷官员更是望风而降,短短时间内便占据了许多城池,就连这九江城也是轻易的便占了下来。
本来派周伯龄前去对付陈泰、王守仁,那也是因为两人是江西一地朝廷方面职位最高的两名官员了。
只要将两人给拿下的话,那么江西一地便算得上是彻底的群龙无首。
不得不说宁王手下的这些官员的想法是好的,如果说真的将王守仁、陈泰所占据的吉安县给灭掉的话,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朝廷在江西一地最后一股抵抗力量也就消失了。
那么宁王便可在朝廷援军抵达江西之前,迅速的占据整个江西之地。
只可惜他们的想法不差,偏偏所派出去执行的周伯龄表现太过感人。
做为周伯龄的族弟,周伯业直接丢下人马带领着十几名心腹逃之无踪,显然周伯业心中很清楚,以周伯龄的大败,他做为周伯龄的族弟一旦去见宁王,十之八九会被宁王给斩杀了以震慑人心。
周伯业逃了,但是叛军之中的一些将领却是没办法逃啊,他们很多背后都有家族支持宁王,若是也学周伯业一样跑路,搞不好就会牵连到其背后的家族。
所以说当这些将领带着逃的逃,散的散,只剩下两千多的叛军赶到九江城的时候,宁王等人也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也正是因为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所以宁王才发了那么大的火气。
如果说是战场之上正面较量落败的话,那么只能说实力不如人,败了也就败了,还不至于那么的憋屈。
关键这败的也太冤枉了吧,尤其是周伯龄,身为一军之主,竟然在渡河的时候,不知防备伏击,反而是在军中寻欢作乐,甚至还杖责提醒他的军中将领。
要是周伯龄这会儿在宁王面前的话,宁王绝对会毫不犹豫的一刀劈了周伯龄不可。
气急败坏的宁王发泄了一通,同时也是恨极了王守仁、陈泰等人,毕竟是王守仁他们打败了周伯龄部。
尽管说只是周伯龄部被朝廷兵马所败,看似损失不大,但是真要说起来的话,这影响可就大了。
原本宁王手下的人马所过之处,大小官员几乎没有多少反抗之人,尽皆是望风而降。
这就是一众大势,只要宁王一直保持着这种没有败绩的情形,那么肯定会影响到许多人的选择。
但是现在宁王手下周伯龄部大败,也就一下子打破了宁王的不败金身,这样一来,肯定会让许多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心中生出犹豫来。
宁王自然是想不到这些深层次的影响,但是宁王想不到,他身边却是有杨廷和在呢,杨廷和却是能够想到这些。
从杨廷和这里知晓了周伯龄之败竟然会给自己造成这么恶劣的影响,宁王才恨不得将周伯龄给碎尸万段了。
一屁股坐了下去,宁王看了一众人一眼,最后目光投向了杨廷和,深吸一口气道:“杨阁老,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本王不若亲率大军,先行踏平了吉安县城,斩杀了王守仁、陈泰他们,再行顺势攻打安庆、南京。”
杨廷和闻言不禁眉头一挑摇头道:“殿下此言差矣,为今之计,殿下要做的便是拿下南京城,然后自立为帝,同正德小儿分庭抗争才是。
至于说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这件事情重要!
宁王眼中闪过几分怒色与不甘道:“可是本王实在是咽不下这一口气,难道就这么纵容王守仁、陈泰他们不成?”
当然宁王心中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吉安县距离他的老巢南昌城其实并不是太远,如果说到时候他率领大军在外,结果王守仁却是率军攻打南昌城的话,那才是大问题呢。
看了宁王一眼,杨廷和深吸一口气道:“若是王爷实在是咽不下这一口气的话,不妨派遣一名得力的将领率领大军,前去踏平了吉安县城便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