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这边的儿郎不好说亲,就不说小杨氏了,当初杨家愿意将原主嫁过来,都是魏家这边砸锅卖铁凑的聘礼。
到了原主的俩儿子要娶妻时,更是把本就不富裕的家底彻底给掏空了。
原主实在是没辙儿了,这才回了娘家,好话说尽又许了不少承诺,这才说服哥嫂将侄女小杨氏嫁了过来。
小杨氏尚在闺中时,那又懒又馋的名声就已经传开了。
想想魏家也不差,穷是穷了点儿,可婆母是自己的亲姑姑,再说魏二牛长得人高马大的,脾气又温和,看着就是能过日子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聘礼给足了。
可小杨氏一直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就她这品貌,便是嫁到镇上去享福也使得,凭啥嫁到穷山沟沟里吃苦受罪的?仗着自己年轻貌美,婆母又是她亲姑姑,在嫁过来的这一年时间里,小杨氏是真的没少在魏家作幺。
偏她大嫂也不是个善茬,妯娌俩是见天的拌嘴掐架,搅合着整个魏家不得安宁。
原主啊,那就是被这俩儿媳妇活活气死的。
这一点早在杨冬燕刚活过来时就知道了,她就觉得原主不行,真不行,居然被儿媳妇给气死了?要知道,她以前都是气死儿媳妇的。
曾经的王府老太君也有儿媳妇,确切的说,她有仨儿子,其中前头那俩是她亲生的,最小的那个是庶子。
但那不重要,甭管是哪个儿媳妇,都被她拿捏得死死的。
她说一,儿媳妇不敢说二,她要往东,儿媳妇不敢往西。
杨婆子啊,就是不如杨太君。
这也没法子,杨婆子比杨太君可倒霉多了。
同样都是守寡,杨太君那边,老王爷功成名就,还被开国皇帝赐封了异姓王爷,之后更是舒舒服服的过了近十年的富贵生活,五旬以后才没的。
可杨婆子呢?她是不到二十岁就没了家里的顶梁柱,真当是一个寡妇家家的,一手将俩儿子拉扯长大,又给他们分别娶了媳妇。
偏生,老大家的是本村人,膀大腰圆啥活儿都能做,进门不久就怀孕次年就给老魏家生了个大胖孙子,自此便壮了胆气,越过婆婆当了家。
老二家的就更不用说了,娘家侄女啊,还是杨婆子跟娘家哥嫂许了一堆承诺才求来的,年岁轻不懂事儿,又爱掐尖要强,见天的生事端,每次都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闹腾,还见不得杨婆子偏疼大孙子。
可讲道理,要是有俩孙子,那偏心眼儿确实不对,可这不整个老魏家就一孩子吗?不疼他疼谁?
饶是杨婆子被换了芯子,冒牌货杨太君也一样偏疼大孙子。
瞧,一天一个大苹果,就跟三岁的孙孙分着吃,连儿子们都没份,更别提儿媳妇了。
小杨氏气得肝疼。
结果,她大嫂方氏也没多高兴。
方氏是本村人啊,她打小就帮家里干活,就没少往大坳山上跑。
打猪草、拾柴禾等等,这些都是她从小干到大的,要说摘果子吧,搁在十几年前兴许外围还有一些涩果子树,可近些年若再想摘果子,只怕就要往深山里头去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