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是为什么《左传》和《史记》通常更偏向《左传》,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相比更重视出土文献的原因。
不过考虑到我们刚说的主观性,真正研究的时候依然要几本史书一起比对。
非史书但记录史事的书籍就更要慎重考虑。
】
“此女如今只读你鲁国史书,还有那个什么《史记》,怕是各国史书皆已无存。”
寤生不无感慨道,“数代太史的一生辛劳,就此烟消云散。”
息姑没有说话,武姜倒是幽幽接了一句:“你们男子建功立业,好歹名讳犹存。
而我呢,‘郑武夫人’还有‘武姜’,无不以你父之谥相称。
我倒要问问你,寤生,莫说后人,你是否记得我之名。”
见寤生不语,她讥讽地一笑:“也是,你向来只会称我母亲和姜氏。”
“女子私名本也非外人有幸得知
。”
沉默片刻,寤生最终还是辩解了一句,“父亲知道就足够了。”
【《史记》上按幽王死后,平王次年即位而东迁记载。
但是依然是从出土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两周相交时的政治斗争。
清华简《系年》和古本《纪年》,甚至《左传》都有提到一个幽王的弟弟“携王”
。
】
【这个问题就不细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探究一下,毕竟正题主要还是看史书内容而不是查资料研究史事。
总之结论就是西周灭亡之后其实有一个二王并立的时间段,最后才归于平王。
至于携王的正统性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
在场三人无疑都算得上是平王系,对此事并不想多做评价。
尤其是郑国和申国,本就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啊明明感觉自己脑浆都被榨干了,我怎么还没说到“周郑交质”
……然而在周郑交质之前还有一件事,是声子的去世。
】
【前面说到,声子不是正夫人。
但理论上来说无论母亲身份如何,当她的儿子成为一国之君,自然会尊自己的母亲为母夫人。
声子却因为儿子鲁隐公自称摄政而非即位,再加上仲子作为夫人才葬不过四五月,也不能以夫人之礼下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