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当年趁着乱世借着佛寺的庇护逃过惩罚的十恶不赦之徒,现在又强项阻碍官兵清查名下土地,也是一并镇压。
该还俗的还俗,该是送交衙门的送交衙门,该入册的入册……大清国的佛寺,不允许凌驾于皇权和《大清律》之上。
南方大乱起来,几位副将都担忧,她却看到了重新规划秩序的希望。
不破不立,嘎尔迪明白,这才是皇上在江南的最终计划。
见到了孔家的姑娘,孔家的姑娘让她喜欢,一个坚强的小姑娘,当然,嘎尔迪对孔家军的识趣也很满意。
见到了尚可喜,吴三桂等人,他们对皇上的政策不理解,愤怒,愤慨,甚至试图用言语蛊惑她,他们的结局就是她的未来。
嘎尔迪的心毫无波动,该打就打,该杀就杀,只是对他们口中的“大清朝廷忘恩负义”,冷冷一笑。
“吴将军当知道,皇上要的是土地新政,从来没想过打压你们。
至于你们在地方上的斑斑恶行引发的反对声,那是来自南方老百姓的反抗。
”
“好一个大义凛然的皇后娘娘。
为臣为将,出生入死,哪个人为的不是豪宅美人,钱粮土地?皇上不给我们过好日子,不就是逼我们造反?那我们就如他心意的反了!
”
声音阴冷,眼神怨毒,然而嘎尔迪的声音更冷,冷到人的骨头缝里。
“既如此,战场上见。
”
战场上,嘎尔迪为了彻底消灭当年前朝建设的辽东铁骑,一改之前怀柔的作风,大开大合地杀。
江南的地面被鲜血浸染,血流成河。
不说尚可喜、吴三桂的军队,就是围观的江南文人,前朝遗民,普通老百姓……也都害怕。
皇后娘娘在北印度杀的时候,他们围观的挺欢乐,临到自己头上,这滋味,一言难尽。
很多老百姓默默安慰自己,他们很乖;很多江南士绅、自称遗民的文人感受着从脚底板生起的寒气,默默地投降。
心里头因着皇上提出的“士绅一体纳粮”产生的怨气,烟消云散。
大清国缺少人口,但真心不缺贵族士绅。
皇后娘娘绝对的武力下,敢冒着脑袋搬家的危险跟着叛军折腾的地主豪绅们,真没几个。
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嘎尔迪却是怒火难忍。
她见到了吴三桂的心爱之人,陈圆圆。
陈圆圆,曾经的秦淮八艳之一,“祸国红颜”,她对吴三桂一反二反的行为,心力憔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