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楼里人还挺多的,大多是女子,有的穿着道袍,一多半倒穿着俗家衣服,戴着争奇斗艳的珠宝首饰。
高娘子早订了一个二楼的包厢,侍女领着众人进了包厢,奉上香茶果品和四样细点。
瑶光坐下后,瞧见对面包厢里一个女子穿着杏红色道袍,头上戴着宝光闪耀的金质百花冠,正是在太清宫见过一次的裕和县主。
这县主此时再不是上次见到时那种冷冰冰目下无尘的样子,十分用力地拍手叫好,还让她的侍女往楼下的戏台上扔金戒指。
瑶光在意大利住了多年都欣赏不来歌剧,每次去看必会睡着,更别说这种一连翻十几个跟头,叮叮咣咣唱念做打的剧种了。
她好奇地向戏台上张望,只见一个扮相极为俊美的小生和一位美人站在台上,小生穿的箭绣袍子,头戴紫金冠,冠上还插着两根极长的锦鸡翎,他一晃头,一根翎子“刷”
一下仿佛一只顽皮的小手在美人脸颊上刮了一下。
小生顾盼风流,美人含羞带怯,看戏的群众们欢呼连天。
瑶光怔了怔笑,“这一出想必是‘吕布戏貂蝉’了?”
薛娘子拿起戏单和瑶光细看,果然是这出戏。
戏单上不止写了戏楼中每日各场戏的每一幕的曲目,唱词,还有演员的名字。
那个小生,叫程惠生,扮貂蝉的正旦叫苏惠瑾,是程惠生的师弟。
高娘子说,这两人都是江南名角,今年五月才来的。
每年太后千秋时都会叫一些民间艺术家进宫表演,这师兄弟连同他们的戏班“宝辰升”
便奉旨进京了。
与之一同进京的还有几个戏班,但都不及这程惠生师兄弟出名。
“裕和郡主极喜欢听戏的,程惠生的戏她每场必听的。”
高娘子笑着说,“奈何他们在京城局多,一旬才能来一次。
听说,自他们来后,郡主去山上修经都去得少了。”
说话间,这出戏唱完了,演员乐师们休息,程惠生领着师弟先向台下的观众们团团致谢,又上了楼,去了裕和郡主的雅间,随即,侍女们便将雅间的窗子都关上了。
瑶光想起高娘子第一次说起翠谷时那暧昧的笑意,明白了。
这翠谷,果然是个法外之地。
其风气开放之程度,没准不亚于民国时期。
那时的太太小姐们追名角的势头和刚才楼上楼下的女冠们无异。
瑶光和薛娘子交换了个眼神,两人只品评起戏楼的茶水细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