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差双手上呈状纸。
董浩看完,冷哼一声,随即大笑起来,转头对陆洵笑道:“大人,这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乃是天助我等,快看。”
陆洵接过状纸,片刻就看完了,吩咐董浩道:“升堂,再派人去状纸所提到的小厮偷偷抓捕。”
“切记要掩人耳目,莫要打草惊蛇了。”
公堂之上,老伯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着他的艰辛。
因为家境贫寒,老伴难产早死,他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取名巧儿。
女儿懂事,到今年刚好十五岁,就想去富贵人家帮忙打打杂,赚点钱,替老父亲分担。
寻不到门路,碰巧邻居家小子铁柱在长汀伯的农庄上做活,就说介绍巧儿入庄打零工。
不曾想去了两个月,都没有消息,老伯寻到庄上,也不见人。
偶然得到消息,说巧儿被安排入伯府做活,老人家又寻了过去,被当成寻衅滋事的混人打了出去。
老伯没死心,日夜守在伯府门口,直到遇上一个在伯府做活的同村姑娘。
那姑娘同他说,巧儿被主家相中,要去过好日子了,让他别在门口转悠了,免得主家不高兴。
老伯当然不信,他的女儿他了解,不可能不清不楚,没有音信,不可能丢下他这个老父亲。
“所以,草民没有放弃,总觉得长汀伯府有猫腻,就每日守在伯府后门。”
“接连守了十日,就见铁柱鬼鬼祟祟从后门入伯府,没多久就用平车拉了两个大箱子出来。”
“草民跟上去,不曾想被他们发现了,他们便恐吓我,给银子收买不成,便想对草民下毒手。”
“好在草民受伤时遇到了行侠仗义的大侠,这才得以保住性命,一直躲躲藏藏。”
“那日……那日,草民去了义庄认尸……”
说到这,老伯整个人匍匐在地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我的巧儿……还请大人替草民做主,替我的巧儿申冤啊……大人”
说完,老伯失声痛哭,不停地用力磕头,没几下,头破血流,但他依旧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陆洵一个眼神,陆九意会,直接上前阻止。
“本官自有论断。
若你所言皆是实情,本官定然会秉公处理。”
说完,陆洵就退堂离开,留下董浩来安抚老人家的情绪。
老伯的出现,陆洵觉得并非巧合,倒像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整个案件的发展。
而那个救下老伯的“大侠”
,也非常可疑。
不管是谁,做了何事,一旦冠上一个行侠仗义的名头,似乎就会显得合情合理。
只是这种一般只会出现在话本子上的人物,通常会远离京城这样的政治中心,逍遥自在。
还有老伯状告的长汀伯府,这可是康王岳家,已逝康王妃的娘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