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妈砸吧砸吧嘴,呐呐的说:“那我们挑几个好管教的?”
杨爸又是重重的叹了口气,说:“就算他们好管教,这也不是件好事,你想啊,他们来我们生产大队,我们得给人家吃吧,得给你家喝吧!
拿啥给啊?!”
“那他们不干活?不和我们一起挣工分?”
第二十章小学生作业
“他们当然得干活,不干活,我们养着的话,不就变成了资本享乐主义?”
杨宝银仍是愁眉不展。
杨丽丽嘟囔:“那来些帮助我们做事的人,爸你干啥还这幅样子?”
一边的杨建正面无表情的接话:“第二生产大队总共就那么多地,只能产出那么点粮食,多来人的话,分到各个人手里的粮食肯定会比以往少。”
杨宝银点点头,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小儿子,不过十岁,就能够一针见血的看出重点,聪明。
“他们没来之前,交了公粮,分到各家的粮食都不够吃呢!
每年谁家不得有好几个月勒紧裤腰带喝米汤?他们一来,第二生产大队的粮食就更少了,到时候大家还以为是我这个大队长做的不好!”
杨宝银重重的叹了口气。
老杨家除了老七和杨晶晶之外的几个这才知道,杨宝银为啥不高兴,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这事儿,确实不是啥好事。
老太太李翠萍一听到儿子这大队长,会因为这件事被队上的人埋怨,立即就慌了:“这事儿这么刺手?那你咋办?”
“妈,你放心好了,我心里有数。”
刚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杨宝银就琢磨出来不是啥好事儿,虽然上面说的好听,什么让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可是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那群刺儿头能把城里弄得那么乌烟瘴气,能是什么省油的灯?能听他们教育?
不可能的!
杨宝银已经想好了,既然是上面的决定,自己这种小人物自然反驳不了,只能去公社里走动走动,和书记套套近乎,少放几个麻烦精到第二生产大队来。
幸好自己平时活泛,和公社的那群领导关系处的都不错,等会提点东西去看看郝书记,这事儿不难办。
杨宝银把碗里最后一口糊糊扒进嘴里,起身走了。
杨晶晶觉得自己这个便宜老爸心思蛮活泛的,她记得68年下乡的知青,大多数都是强制下乡的,他们觉得农村又土又脏,没几个愿意下来,下来的不是嫌弃这就是嫌弃那,动不动还爱写举报信威胁别个,实在是麻烦得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