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多些体谅,多些将心比心,关系也不会走到这么一步。
可太多人都是走出迷雾、走到散场时,才明白这个道理。
-------------------------------------
叶知秋同林国栋要调职离开临海市的消息并没有怎么声张,只是关系特别好的几个人知道,但没想到还是像插上翅膀一样传了出去。
临海市人民医院的那一众医生都到财政局看叶知秋了,这个拎着一兜橘子,那个拎着一兜奶糖,还有人拎着奶粉过来的,都是当初叶知秋亲自去京城挖来的人。
这些人感激叶知秋,如果没有叶知秋,她们很有可能会像昔日那些没被叶知秋请来临海市的同窗一样受苦遭罪,故而感谢叶知秋的时候都挺真诚,拎来的礼物也相当丰厚。
叶知秋一开始还觉得这些礼物不收不太好,毕竟是人家的心意,而且也没多少,一兜橘子一兜苹果也值不了多少钱,可架不住人多啊!
临海市人民医院的人刚走,正大食品厂的人又过来了,没有一个人是空手来的,之后大元汽车厂的人也来了……叶知秋在财政局的办公室一点都不小,可这些人来了一趟,她的办公室就堆了个满满当当。
“这该不会被算成是贪-污腐-败吧!”
叶知秋被活生生吓出一身冷汗来。
再有人拎着东西来看望她时,叶知秋就没再敢收,可那些人的心意坚决,叶知秋不让她们把东西拎进办公室,他们就把东西放在楼道里,反正东西是一定要留下的。
叶知秋追着让那些人把东西带走,可那些人一个个跑得飞快,似乎背后有洪水猛兽在撵他们一样。
叶知秋没有办法,只能把这些东西拿去给财政局的人分了分,就当给财政局的职工发福利了。
林国栋那边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有很多人感谢林国栋在临海市市长这个职位上做出的贡献,拎了大包小包去看望,林国栋一开始还敢接那些礼物,毕竟水果这些也算不上什么贵重东西,可当他看到有人都拎着大几十上百块钱的酒来时,被吓到了,只能使出自己最惯用的一招——遁走。
他告诫自己的秘书,“不管是谁拿了东西来送,一律不准接收!
你要是收下了,就给我挨门挨户地退回去。
另外,要是有人来问我去了哪儿,就说我出去走访了。”
他实际上躲进了市政-府的一间仓库里,在那仓库中支了一张桌子,专心干权力交接的活儿。
这可真是为难他的那秘书。
别人拎着东西来送,他那秘书才说‘林市长真不让收,您还是拎回去吧’,送礼的那人就放下东西开溜。
一个人来送礼的时候,林国栋那秘书还能勉强追得上,硬把那东西给塞回去,可一群人来送礼呢?他就算把鞋都跑掉了,也不能追得上一群人。
连着拒了三天的礼,林国栋那秘书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叶知秋与林国栋谈起这些人送礼的事儿,嘴上虽然嫌弃,但心里都挺高兴的。
那些礼物的价值几何暂且不论,承载的都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心意啊!
自己做的事情得到了这么多人的认可,谁会不高兴呢?
(终章)
第87章番外1
沪上市历史悠久,在建国前就已经是闻名国际的大城市,辉煌璀璨的沪上滩更是被称之为镶嵌在东亚大地上的一颗明珠,享誉世界。
国内全面解放后,沪上市做了一系列的调整,从行政规划到经济发展,为了适应国-家的整体发展方案规划,沪上市走上了一条与之前发展道路完全不同的道路。
让一个理科好学生突然转学文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让一个满脑子都是数学符号、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的人去背历史、去学政治、去研究地理,等同于是让这个人放弃自己已有的优势,去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作战。
沪上市的发展很艰难,这俨然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导心中的一块心病。
甚至在沪上市本地还有传言,开始怀疑到了体制问题是否足够优越……
叶知秋与林国栋算是临危受命。
因为有了临海市蓬勃发展的成绩,高层领导想让叶知秋与林国栋夫妻俩去到沪上市这个要基础有基础要优势有优势的舞台上去,看能不能重现‘临海奇迹’,用临海市的火星点燃沪上市的火把。
叶知秋与林国栋走的时候,从临海市财政与市政抽调走了将近一半的人,这些人都是伴随临海市一路走来的老团队,熟悉临海市的发展方案,也熟悉叶知秋与林国栋的发展理念,带着这些人去,林国栋和叶知秋能省很多力气,最起码不会出现政策出不了市政-府的尴尬场面。
等到了沪上之后,叶知秋先是装模作样地学会了开轿车,然后就开着车在沪上市走了半个月,等她把沪上市的大致情况摸透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案也就出来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