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屋外面之前的无主荒地如今收了一茬蔬菜,已经很肥沃了,继续种蔬菜便可。
除此之外,宋乔安还在院子里种了葡萄,搭了架子,又种了些花草。
过个一两年,这院子肯定特别美!
地里的种子破土而出,葡萄苗顺着架子攀爬向上,石斛已经冒出新芽,长出根系牢牢抓紧树干……宋乔安脱下外衣,擦了擦汗,看着这一片的生机盎然,满意笑了。
天气变暖,宋乔安将豆浆改为豆腐脑。
如同白玉一般的豆腐脑洒上少许葱花,酱菜粒,芝麻,香油,再淋上酱油……细嫩爽口,入口即化,老少皆宜。
若是喜甜食,便淋上去年秋天熬的果糖,别有一番滋味。
升平镇外有一大片桃林,每到阳春三月,一片粉色的花海包围着青砖白墙的小镇,风一吹,满城落英,如诗如画。
每年这时候,都有许多游客前来游春踏青,整个小镇热闹非凡,客栈里人流进进出出,一房难求。
茶楼酒肆,全是店小二的吆喝声。
街道卖小食零碎的多不胜数,还有专抬肩舆的轿夫,赶车的马夫,都在此时揽活。
升平镇这地方山多,上山路窄且陡,马车上不去,肩舆是最便利的人力交通工具。
那些贵妇人们坐着竹竿做成的简陋肩舆,两个赤膊的轿夫抬着,几根枝条撑起一片薄纱遮挡容颜,一面悠闲地摇着扇,一面欣赏山上的景色。
身旁往往还跟着个小丫头。
有时候,一大家人全体出游,需得十几个轿夫。
当然,大多来的都是锦州城里或周边的富贵人家,平民百姓哪有这个闲钱享受。
不过,游人尽兴,商家小贩们也赚的盆满钵满,何乐而不为!
宋乔安特意将最近的馒头做成桃花形状应景。
红色与白色揉成的渐变色,做成花形,最后在花瓣中间点上黄色的果酱做花蕊,栩栩如生。
铺子里又加了两套桌椅,桌上摆着个粗糙的陶瓶,插上一枝红艳的桃花后,竟也出奇地和谐。
宋乔安的“桃花”
馒头很受欢迎,她也因此加了量,桃花的花期只有几天,她也得趁着这几天多赚一些。
时至午时,笼屉里还有几个馒头没卖完,豆腐脑也还剩了一些。
街道上人流稀少,而酒楼小食店此时却是生意火爆。
那些游玩的有钱人自然不会像穷人一样,靠馒头充饥。
宋乔安摸了摸蒸笼,不是太热了。
决定再等一会,如果还没卖完,就回家了。
毕竟凉了更不好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