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去乡里赶大集,徐明海看到韩秀英一眼就相中了,看着合眼缘。
他觉得自己就该娶个这样的,人长得秀气,衣着干净,和人说话柔柔弱弱的。
徐明海不想娶个和明川家那样碎嘴得,整天没事干说人是非。
也不想娶个想二狗家那样嗓门大的,站在院子里喊男人吃饭,在村口都能听得到。
更不想娶个像二饼家那样,五大三粗的比个男人还男人的女人。
他也考虑过像斌子说的对象那样的,看着是不文气,长得也还行,就是有些面黄肌瘦,但见着几次脸上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让徐明海觉得不舒服。
其实现在大家条件都不好没几个能吃饱饭的,像斌子对象那样的都算好的了,可徐明海就觉得自己上山打野物下河摸鱼都是好样的就该找个比他们媳妇更好的。
徐明海打听完韩秀英是哪个村谁家的,从大集上回来就让徐母去大梨树村给自己提亲。
徐母没有听完儿子的话就贸然去韩家,而是找人打听了韩秀英这个闺女的情况才行动的。
但就这样也是被韩家托媒人委婉的给拒绝了,但是小儿子就是不听,死拧着这就是想娶韩家闺女,最后闹出换亲这事。
第2章出乎意料的结果
韩母找人打听徐家情况的事,没几天就有结果了。
晚上老两口躺着夜聊还在商量。
“今天二大娘回了韩家村一趟,打听得是有结果了。
二大娘给打听的很仔细,徐家情况有点复杂。”
想着下午听到的事,韩母心里也没了章程。
“徐家老父在村里被称为徐老三,上边有三个哥哥,徐明海的爷爷奶奶早年就去了。
徐老三在村里名声不错,徐母也待下边小辈和善。
徐明海这一辈,自己家里就兄弟四个,明子辈,他排第四,下边还有一个小妹咱们知道叫徐小溪。”
对比韩家徐家真的是人有些多。
“这么多兄弟,都结婚了吗?人品怎么样?”
徐父更在意的是人品性格,人多不怕,这说明人口兴旺。
就怕人多了,什么品行的都有,那样更闹心。
“老大徐明江娶妻许霞,他俩结婚比较早,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才九岁,小女儿才四岁。
据说大哥徐明江很能干,这些年下面弟弟结婚没少帮忙。
就是大嫂许霞有些泼辣,但也不是很难相处。”
老大家孩子多,老二家情况更复杂,“二大娘说徐明海他二哥徐明河娶了个到他们村的女知青叫慕春雪。
那女知青刚来的时候长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安静文气,就是家里成分不好。
村里人都说这姑娘挺有志气的,派给脏活累活也不哭不闹,就是身体不如咱农村姑娘,动不动就生病。”
“城里的孩子哪有咱农村的皮实。”
大梨树村也有下乡知青,韩父也看过他们干活。
“据说当初徐明河的婚事家里是不同意的,除了成分不好,身体单薄额很。
但是徐明河就认准了这个知青,后来家里给介绍多少姑娘都不松口,还常常偷着帮那女知青干活,后来拖了快三年家里才同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