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此处,杨景澄又不由有些来气。
果真让他放开手脚的掐,真当他对付不了个娘们?可他真的是斗不过嫡母么?他斗不过的是嫡母的娘家!
而他畏惧章家,根本在于当今圣上永和帝不争气,干不过章太后。
致使相比之下,章家竟更像宗室。
外戚篡位之事古已有之,杨景澄并不知杨氏最后会有哪般下场,他只知道自己在京城、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被嫡母害的一命呜呼。
好容易重活一回,他不可能再走以往的老路,他必须得走出家门!
杨景澄在屋中踱着步,绞尽脑汁寻找着出人头地的方法。
考科举?不行。
虽说宗室考科举有优待,但毕竟是朝廷的选才大计,须得用来笼络天下读书人,故宗室名额有限,且水平不能太差。
杨景澄想想自己荒废了许久的字,待他十年寒窗后,只怕人已经差不多凉了。
考武举?杨景澄悲哀的想,只怕更不行。
武举不似文举敏感,他直接要个武榜眼武探花不是甚大不了的事,想来皇伯父乐的逗他高兴。
但一个名分又有甚用?他不用去考武举便已是从一品的国公世子了!
他想要的是权力!
可眼下的情况,宗亲们肯放他出门厮杀那才见鬼了!
在屋子里转了大半个时辰,杨景澄依然毫无头绪,不由生出了许多烦躁。
他在心里暗骂自己废物,十一岁进京,至今足足八年时间,居然不曾交过一个朋友,不曾笼络过一个奴仆!
以至于此时此刻全然没有个可以商议的人。
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抬脚出门,径直往正院里去了。
沿着下半晌刚走过的夹道,路过正院正屋后,往右拐直接从侧门进到了正屋的后院。
楼英正居于此。
当年楼氏兄妹进府时,楼英年方八岁,楼兰更是个奶娃娃。
章夫人不放心他们独居,便安置在了正屋里。
待楼英再长大些,也不过从正屋的厢房挪到了后头的小院,每日早起几步路便能抵达章夫人起居的正屋。
比起一来便住在东院的杨景澄更像府中的爷们。
守在廊下的丫头们看见杨景澄,纷纷问安。
有机灵的小丫头掀帘子跑进屋内提醒楼英:“大爷,世子来了。”
楼英额头青筋跳了跳,咬着后槽牙翻身而起,走到门外迎接那祖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