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景澄微微一笑:“过几日父亲预备下帖子请华阳郡公,你若有意,我同父亲说去!”
楼英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自是想入仕的,可华阳郡公乃锦衣卫指挥使,这也罢了。
锦衣卫分南北两个镇抚司,公子哥儿去南镇抚司混个出身也是有的。
然而那已然成了朝中规矩,根本无需走华阳郡公的门路,往南镇抚司打声招呼就完了。
可华阳郡公关注的北镇抚司是随便好入的么?那可是全朝堂最忌惮的存在,但凡入了那道门,此生便再难去别的地儿,只能一辈子走到黑,简直比弃武从文更难!
杨景澄为宗室,他入仕不入仕都不打紧,自己哪敢似他这般随心所欲。
他还想着翌日荣归故里,夺回遗失的祖产呢。
然杨景澄特特相邀,怎么拒绝才能不伤颜面呢?
不用他张口,杨景澄一搭眼看到他止住的笑便知他不愿意了。
略想了想,明白了其中关节,立刻善解人意的道:“看我!
只顾着自己高兴,忘记哥哥家乃书香门第,必不肯入行伍的。”
楼英暗自松了口气,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自幼武学上寻常的很,远不如世子有天赋。
冒冒失失的入行伍,只怕人笑话。”
人各有命,何况臭名昭彰的锦衣卫于高官子弟而言确实算不得甚好去处,除非是皇帝恩赏专用来做跳板不干实事的虚职,否则哪个不在背地里被人骂成了臭狗肉。
想到此处,杨景澄心中又升起了疑惑。
既锦衣卫如此不招人待见,华阳郡公又如何能在几年后力压长乐郡公?
见杨景澄不说话,楼英又笑问:“世子怎想着去锦衣卫?”
杨景澄在心里默默道:因为生母的死,一直让我耿耿于怀!
面上却不经意的道:“我看华阳郡公好风采,想多与他亲近一二。”
华阳郡公确实生的仪表堂堂,举止投足之间风采奕奕,又是杨景澄的堂兄,他们愿意凑一块儿也寻常。
想到此处,楼英眼神暗了暗。
宗室虽说子息艰难,到底是太.祖后裔,各支庶加起来总有那么多人。
不似楼家,那才真真叫人丁稀薄。
当年但凡有个五服内的叔伯亲族,也不至于连个出头的人都没有。
若非外祖恰好使人前往,他们兄妹两个只怕已命丧黄泉了。
杨景澄来寻楼英不过是日常的水磨功夫,并不指望当即有甚结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