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日,又从书肆买了套旧了的《东周录》,厚厚四大本,抱着都吃力,却只费了4钱银子。
其实书册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是负担不起的。
这些日子买书便费了她2两银子整,虽然肉痛,可楚山浔看书快,也不好叫他在家中闲着。
本是想去城中最大的书肆借阅着看,可那书肆入门的凭证一张便要10两银子,她如今还负担不起。
每日里,两个人的吃喝菜钱最少也要30文,加之他们刚搬来,总有些要添置的琐碎物件,平摊到一日靡费,便怎么也得要50文以上了。
钱袋里还剩下3两2钱,便是不再去书肆,也就还够二月的。
再者说,万一伤药用完了,那便又是笔数两银子的大钱。
算完银钱,又看看楚山浔的伤势,福桃儿决定出去找活了:“明儿早晚两市,我就不在家了,想去附近找个摆字摊的地方。”
翻过手里的《东周录》,楚山浔头也不抬地说了句:“我陪你同去。”
作者有话说:
第62章.清苦[VIP]
“还是不要了吧,眼见的天热了,你这伤口最好不要经了汗。”
“那我明日早市陪你去寻了地方再回来。”
拗不过她,福桃儿也只点头笑笑,便往厨间去做夜饭了。
也不知是什么缘由,搬来这处陋室后,不论她做些什么,楚山浔总是会跟着。
摘菜的时候,他便跟着在梅树下蹲着。
洗衣时,他就拿册书朝马扎上坐了。
有时就安静地看书,有时也同她闲话两句,却也只说些市井里的见闻,譬如菜价怎么又涨了,西北哪里又闹了饥荒。
隔壁邻舍偶然来借个针线端碗饺子,便只觉这二人怪异违和,瞧着像兄弟吧,那眉目轮廓又天差地别。
说是师兄弟么,便更是过于亲近了些。
“那伤了脸的后生,模样可真够俊的咧……”
“我瞧着他两个不对,听过南边那什么契兄弟吗……”
当然这些猜测,他两个是全然不知的。
.
天气渐热,福桃儿起了个大早,背上个长杆撑起的【楹联代笔】的幡子,便出门找合适的摊位了。
楚山浔非要跟着,她也就没有多拦,只想着散散步也好,到了地方便将人支回去便是。
因是头回在这附近摆字摊,不熟悉客源位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