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想想承悦如今的情形,严老将军敲了敲桌子,看来,想叫承悦以后日子好过些,便只有分家一途了。
李凤儿睡了一觉,待第二天吃过早饭,就见于希带了人来,她赶紧叫银环和碧桃相迎。
等于希进了厅堂,李凤儿站起来道:“于公公怎的来了?”
于希笑笑:“杂家奉了太后娘娘之命,特特给娘娘带了几位姑姑,好教教娘娘宫中的规矩。”
李凤儿朝于希身后看去,就见他身后站了四个约有三四十岁的女子,个个看起来干净利落,很有风范。
“多谢太后娘娘。”
李凤儿行了礼,对于希身后的四人笑道:“这便是四位姑姑吧,以后凤儿就有劳你们了。”
那四人连道不敢,又各自介绍,这四人都是伺侯王太后的,一人姓白,一人姓李,倒是和李凤儿一个姓,还有一人姓何,一人姓郑,都是太后手下得用的人,规矩也很好,对宫中更是了解非常。
这次于希接李凤儿回来,王太后就急急召见了于希,详细询问了李凤儿的为人口性,王太后很怕李凤儿这个山野女子举止粗俗不堪,带坏了官家。
于希对李凤儿本就有好感,再加上他可是见识过李鸾儿那强大的武力值还有变态到极点的刑审法子的,便是单只说李鸾儿是李凤儿的姐姐,于希也不敢说李凤儿一个不好。
因此,于希很是夸赞了李凤儿一通,把他去凤凰县如何打听,如何见到李家兄妹,又受到怎样的招待,还有那李凤儿的言行举止都一一禀明。
便是在三仙山山隘遇袭,李凤儿怎么表现都和王太后说了。
听的王太后着实对李凤儿起了好感。
你道怎的?
那王太后小时,明启帝养在宫外,正好和她家是邻居,她和明启帝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那时,王太后可不知道明启帝是皇子,只是和他玩得来,又觉得明启帝太老实厚道,就很照顾他,有街坊邻居家的孩子骂明启帝是无父无母的野孩子时,都是王太后挺身而出,替明启帝打骂回去。
有时候,明启帝在外边玩挨了打,也是王太后带他找回场子。
未进宫之前,王太后可是难得的泼辣女子,性子也是风风火火的,她也很中意那些性子爽利的女子,一听李凤儿遭到劫杀都面不改色,还能带着丫头拼死抵抗,王太后就觉得这姑娘是个好的。
☆、第一零九章多思
王太后担心李凤儿自幼长在乡野,进宫后不能习惯,而且,也不知道宫中的礼仪习俗,更不明白以后要进宫的皇后和各嫔妃的身世背景,怕她会吃大亏,就从身边挑选了四个姑姑送去教导李凤儿。
说起来,这也是王太后一片爱子之心。
自于希去接李凤儿,官家便数着指着盼着日子想李凤儿进宫,昨天李凤儿一进京,官家就急匆匆的要出去瞧她,还是王太后觉得太不像了拦住官家,这才没叫官家出去。
自家的孩子自家知,王太后虽然说母仪天下多年,现在又是这天下间最尊贵的女人,可是,她疼爱孩子的心和平常的母亲没有两样,看着官家对李凤儿那一片心意,王太后就想起当初明启帝对她是怎样痴情一片了。
为了自家的孩子好,王太后也不会去做恶婆婆为难李凤儿,相反,她还得帮这孩子一把。
说起来,也是王太后心思清明,不然的话,单只官家那么想着念着李凤儿就足够叫王太后把她视为眼中钉了。
当然,这些李凤儿并不知道,她只是想着说不得王太后怕她不识礼数会出笑话,所以特地叫人来教导于她,不管王太后心思为何,李凤儿都打定了主意,在进宫前的这段日子要好好的跟着那几个姑姑学学,更要向那几位姑姑打听一下王太后的喜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