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心里头那般想着,全然是由于太后至今都将那日萧子鸿的话,藏在心里的缘故。
谁也不会猜到,刚刚大婚的萧子鸿,根本就没有想将自己的亲生孩子送上帝位。
他最看重的,正是大皇子的亲生儿子,夏煜。
此刻的京城风起云涌。
丞相觉得自己头顶的头发都稀疏了起来,想着是不是该去问自己的发妻借点假发戴出来。
今年科考人多,出现的幺蛾子也多。
他长叹一口气,只希望这群人能够有所分寸,可别惹恼了新皇,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各地贡院都布置妥当了。”
“京城贡院今年的人数远超过了往年。”
“旺年出奇才。”
“可不是嘛哈哈哈哈!”
翰林院里一群人都对这回科考关注的很。
旺年真的容易出人才,有的年夸张到拉出探花郎,放在别的年份都能傲视群雄当状元的。
三甲直接入翰林,余下诸多人就要看殿试那日,能否被“点翰林”
了。
这些年丞相大多翰林出身,也让翰林的地位逐渐上升,让科举的地位一道升了上来。
“对了,姚家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吧?”
“听说了听说了。”
有人刻意压低了声音。
几个世家子弟互相对视一眼,都忍不住摇头。
他们都知道姚家是怎么想的。
可姚常林再怎么不着调,那名气可是在外头的,连写三篇文章嘲讽自家,在酒楼里都被当名篇了。
姚长青今年才参加乡试,若是今后出了头,那姚家宗族那些老辈,得罪了有权又年轻的后辈,指不定今后怎么过日子。
寒门出身的更是看不入眼,嘴里头嘀咕:“这不管世家不世家的,哪有这般为人的?”
一群人应和。
就算心里头有想法,这么做也是不道德的,放在士人堆里,是要被这群人读书人唾弃的。
有个翰林学士这会儿换了话:“你们有没有听说,陛下似乎有意改回翰林老制。”
他想了想,又斟酌了一下用语:“该说是参照着老制,订新制。”
旁边消息不灵通一点的,第一回听说这事情:“哪来的消息啊?”
一群人都朝着他看去。
这翰林学士忙不迭摆手:“就随便听到的,我也不确定。”
“是想怎么改?以前那鱼龙混杂的。”
有人摇头,觉得不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