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台笙走过去跟他打了招呼,遂问了问板子的事。
那中年人一脸颓唐,面色蜡黄,叹气道:“哎,卖不出去了,可全家当都压在这千块板子上了。”
他摇摇头正要走时,常台笙却喊住他,自报了家门,并说对他的板子有些兴趣,顺便问了价钱。
那人回说:“不按板子,按字数。
每百字是五分银子,不能再便宜了。”
八十二万字,四百多两。
芥堂付给刻工的酬金百字也按照四分银子算,他这板子真是贱卖了。
若当真如她那位好友说的,这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好故事,常台笙很想买下来。
何况她眼下缺能刷印的新板子,她那日翻看过成书的质量,雕工不错,可以直接以崇园的名义刷印这部“大书”
。
但她随即又问:“您这部书眼下卖出去多少?”
那人又是一阵摇头叹气:“老实说,真正也就卖出去一套,给城西的郭公子了。”
“郭公子?可是郭四?”
就是她这好友诓她说这书卖得极好的。
“正是他。”
那人又叹口气,“还有苏大公子好心,一口气买了我几十套,算是可怜我。
但苏公子家里又不是做这行当的,又不好卖板子给他。”
苏晔买了几十套?难怪那天早上陈俨可以轻而易举找到那册子不全的部分。
很好,这也就意味着市面上几乎没人知道这部书已经被印过了。
就算被传开,也能落个“好心帮人”
的说法。
可就算这样,常台笙心里尚有些不确定。
毕竟她没有看过这部书,若搁在往常,什么稿子她都必须看过才知道才有底。
她为什么当时不看看呢?
那人见似乎又没什么戏,已打算走了,可常台笙却喊住他:“我打算买,但您要给我几个时辰考虑,今晚之前我若去找你,便是决定买了。
您现在回家,先不要去别处卖了,行吗?”
那人想想,觉得也好,便给常台笙留了地址,先回去了。
常台笙赶紧往衙门去,车子急急忙忙赶到时,陈俨已是在外等着了。
时值下午,常台笙撩开车窗帘子,阳光照进来,她看看站在衙门外的陈俨,可他竟一点反应没有,直到她喊了他一声,陈俨才蓦地抬了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