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落雪,仍在忙碌于新占领地改造的陆大古收到了来自领地腹地的信件。
主要是关于领地内的教育业。
随着粮食产量和金属产能的拔高,税收增长,能够允许长时间脱产学习的学生增加,领地里每年增加一点接受教育的学生,这个战乱时代,到处都是战争遗孤和流浪儿童,接受教育的孩童从第一批实验性的75人,到第二批202人,第三批371人,第四批500人,第五批859人。
在整理出经过考验、较为成熟的教材之后,对平民孩子的教育也开始了,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有知识的人还是存着点敬佩的,家长们对孩子受教育并不排斥,只是存在削减家庭可用劳力的考虑。
为了吸引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大进决定学校里免费管一顿午饭。
事实证明了她的正确。
该措施一出,很多贫困家庭立马就把孩子送来了。
这些孩子是真正的未来。
其次,造纸规模扩大了,更广泛地投入到替代旧书写工具当中。
接着,活字印刷术的开发有了进展,实验出了适用于活字制作模具的最佳金属配比,这并不难。
但在油墨方面遇到了困难。
传统油墨用于印刷时脱墨、晕墨很严重,读者看个别字可能要连蒙带猜,大进尝试着改进油墨配方,可在这个时代,配方改进的操作空间太小了。
比方说,后世常用于制油墨的原料,亚麻、蓖麻他们没有,这两样植物是汉代和唐代才引入的。
陆大古思索良久,提笔回信:
“不必拘泥于植物油,用燃烧产生的高纯度碳黑制造墨汁,印刷效果可能更好,或者,石油提取也是可以的。”
史料记载,早在周朝时期,炎华就有大量对石油的发现。
窗边的天光照着他认真书写的样子,他在信中对大进说:
“那边劳你费心了。”
“很多事情不必太急,可以慢慢来。”
“这边事毕以后,我会尽快回去。”
写完,他收起信纸和桌上一堆小巧的木制机器零件,走出自己的临时住所,兼办公场所,门外是个大院,许多黄巾众在其中走动。
这里原本是个公侯的府邸,现在被改造用来处理公务,充当住所和仓库。
“喜。”
“将军。”
喜转过来听他说。
他向刚才正和两个士兵交待事情的副将问:
“这几天齐国还是没有动静吗?”
“没有,一点动静也没有。”
喜说,“他们真是老实的很了。”
自上次一下把齐军打疼了,齐国好像就变得保守起来,既维持着一定兵力在百里之外的城市与黄巾军对峙,又连派少量兵力过来侦查都不太敢,深怕刺激到他们。
“还是得防着点,不可松懈。”
“是,城头那边已经照您的意思办了。”
士兵分组轮流在城墙上值守,每组一天只需要看一个时辰,另有暖身的热汤和肉菜。
陆大古带着一队人走出府邸。
沿着道路徒步巡视。
道路两旁的人家大都关着门,少数门开一条缝,可以看到人们挨在蜂窝煤煤炉边上烤火,有些地方能闻到饭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