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比如说,朕!
江苏籍出身的于敏中点点头,河南籍的礼部尚书也跟着点头。
??? ?9???????c?? ????
为了朝廷,老乡的情谊也只能暂时搁置。
因为长江以北就这两省耕地多,平原多,挤一挤还是可以弄出粮食的。
河南的运输距离不远,江苏则是可走水运。
于敏中很有公心: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江苏丶河南再难,想想办法还能凑一百万石粮。
总不能指望甘陕丶山西吧。
」
和珅也表态:
「户部会派员去两省督运。
」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将方案报给皇上御览了。
乾隆当然不会有意见,只会叮嘱一下,需爱惜民力,计划之外莫要多征1石。
只可惜皇上的一番苦心,底下人却是狼心狗肺。
……
四九城的这个腊月过得很不祥和。
即使是朝廷放出了江西大捷和撒克逊使团朝贡的好消息,也没有引起八旗子弟们的狂热回应。
甚至,讨论的热度都不算太高。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京旗云,仓廪实而吹牛哔!
如今,家家都亏空,实在撑不起往日的谈兴。
从年初开始,大米丶猪肉丶茶叶丶丝绸就一直在慢悠悠的涨,一路涨到了这腊月里。
市面上的商人们也放出了风声,
涨价是因为迫不得已,货源紧张。
南方打仗,东西上不来,能不涨吗?
素来讲道理的旗人们,也接受了这个逻辑,一时间黯然。
聪明伶俐些的,内心对于江西大捷的消息真实度已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官兵真要是平定了江南,苏州的白米,松江的棉布,杭州的绸缎,徽州的茶叶,饶州的瓷器这会就出现在京城的世面上了。
如今的京城,这些特产都是紧俏货,价格一路攀升的。
那帮做生意的孙子,没理由不贩运过来。
……
乾隆对于阿桂心中存疑,于是乾脆将这封奏摺转给他本人,让他自己解释。
军机处三巨头,阿桂丶和珅丶于敏中本就是互相牵制的。
朝中有心人,都猜到皇帝的用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