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帝之鲜血
四九城被这场血腥丶出乎意料的战事给吓到了。
上百万人的城市,安静好似鬼城。
除了街道上巡逻的兵丁脚步声,还有巡捕5营战马的马蹄声,再无其他动静。
4品以上京官,脸色严肃。
排着队进入紫禁城,至太和殿参加紧急朝会。
……
夕阳的最后一丝馀晖,逐渐消失在了太和殿的屋脊。
太监们点燃了数百根碗口粗的蜡烛,为阴森的殿内提供照明。
乾隆坐在龙椅上,整个人显得十分阴郁。
他在暗,大臣们在明。
所以大臣们甚至看不清皇帝此时脸上的表情,只能惴惴不安的磕头。
「诸位臣工想必都知道了吧,来京的36国夷使是骗子,全是骗子。
他们把朕当成了傻子。
今天,又把理藩院的驿馆变成了战场。
」
「你们都是瞎子吗?事先就没有一个人认真审查过这些人的来历吗?你们就这样糊弄朕?」
「大清的脸面,不止是朕的,也是你们的!
」
殿内,回荡着乾隆愤怒的吼声。
和珅半闭眼睛,跪着纹丝不动。
相比乾隆的好面子,尚书侍郎们的尸位素餐,他为帝国操心更多。
至少,他一直在竭力改变帝国财政的困局。
那些骗子杀了也就杀了,时间会淡忘一切。
摆在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对待伤亡惨重的撒克逊使团?
……
「皇上,臣等请明正典刑,将这些胆大包天的夷使凌迟。
」
「对。
」
「君辱臣死。
」
都察院丶翰林院叫嚣的最大声。
乾隆坐在阴影当中,默默的注视着底下所有臣子的反应。
他只觉愤怒丶耻辱在血管中来回翻涌,一股极大的挫败感笼罩了自己。
一瞬间,他还想到了另外的关键问题:
这个骗局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或者说,有多少人知道?海外有多少人知道?大清帝国有多少人知道?
青史会如何记载?野史又会如何幸灾乐祸?
「刑部丶大理寺丶都察院三堂会审。
现在就去,朕在这里,等着你们的口供。
」
「遵旨。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