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来说去,孩子们最喜欢的草莓反而是大人眼中不太中用的吃食。
买不买都行,西瓜还不是一样好吃。
因此,三种比较后,麦一山得出结论,草莓销量最低。
心里有了数,麦一山再种时,当然草莓种的最少,西瓜稍多点,糯玉米最多。
麦一山算过时间,下一茬西瓜成熟,天已经凉下来,正好趁着中秋节大卖一次,中秋过后,天渐变冷,人家不可能跟夏天一样抱着西瓜大吃,估计再买西瓜的就少了。
因为西瓜性凉,到时再好吃,买的人也会逐渐变少。
麦一山忙着卖,忙着种,整天忙得团团转,连跟田园说话约会的时间都没有。
两人也就趁吃早点时说句话,其他时间见面都少。
不过他们心里惦记着对方,不会因为没时间在一起而互相埋怨或提出分手。
村里跟着麦一山一起种西瓜的人家,也卖了些钱,少了上百,多则几百。
这可赶上工人半年或一年多的工资了。
钱攥到手里后,像蔡叔和田园堂哥等人都觉得惊喜,都认为跟着麦一山种西瓜没错,这不就跟着赚钱了吗?
不过,他们这片种西瓜的多了,价格相比去年来说,肯定便宜点。
再说夏天西瓜本就便宜点,麦一山西瓜品种好,比外边来卖的西瓜价格高点。
谁不愿吃好吃的西瓜,本地人还是更愿意买当地人种出的西瓜。
因为跟着麦一山赚了钱,村里人更想跟麦一山一起种西瓜,还想多种些。
麦一山跟那些提前要西瓜苗的人说:“不是我不想多给,而是多给了不好。
到时候咱村里的西瓜泛滥成灾,你们都卖到哪里去?如果你们种多了,以后有渠道卖出去,那就当我没说;如果只想在咱这块儿卖西瓜,真不能种太多。
要不到时候卖不出去,烂到地里,你们能不埋怨我……”
他给想多种的人呗道理。
多种可以,但是得保证卖出去。
如果卖不出去,还不如种粮食实在。
桃源镇是不小,也有好几个大厂子,养着很多居民。
但是西瓜成片成熟后,人再多,也没法每天消耗几万斤西瓜。
人家总不能把西瓜当饭,顿顿吃西瓜吧?
就算过中秋,顶多一家买上一个过俩,意思一下就行,不会想夏天似的,一买就是三五个,或是十个八个。
万一西瓜产量过剩,当地却消耗不了,村民还想不出办法销售出去,真有烂到地里的可能。
除非他们拉着西瓜去城里或更远的地方卖。
麦一山把该...讲的都讲给大家听,说得非常清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