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吃食的孙媪在旁边笑着解释:“这处是蒙学食堂,有地暖有厚墙,算是最好的,就连主家的吃食有时候也是从这里出。
船厂和港口那边最严格。
山脚的佃农食堂,东边的山民食堂就相对简陋,露天席地,冬日里能够吃口热的罢了。”
吃口热的。
说得轻巧,但经历过几年饥荒的人怎么不知道这有多可贵呢?
且这不仅仅是温饱的问题,曹家通过免费早餐,实行人口清点和思想控制的意图再清晰不过了。
但凡有人失踪、生病,或者下人之间发生了械斗受伤,一到早餐的时间点,什么都瞒不过主家的眼睛。
掌控细致入微,又不动声色。
既是仁心,也是威慑。
完全就是曹生给人的感觉。
阿生挑了个角落坐下,看赖床起晚的孩子们急冲冲跑进来,小心翼翼地答题领餐,又狼吞虎咽吃完,匆匆跑去上课。
餐厅里的人渐渐少了,轮到值日的大孩子们开始整理餐盘,打扫卫生。
厨娘们则是开始第二轮的忙碌:没喝完的豆浆要制成豆腐,没喝完的黍米要压成米糕,这都是晚上的美食。
山民食堂和佃户食堂晚上是不开火的,于是就有牛车运送多余的豆浆米粥朝山上来。
“我也就能够供应早晨的一餐罢了。
晚上还是让他们各回各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也是有必要的。
但我想,即便是有人家里穷到揭不开锅,有早上的一碗热粥,也不至于饿死。”
当即郑玄领头,有好几个儒生朝阿生深揖一礼:“今日才知道公子的仁义,活流民数千,仍忧虑自己做得不够。”
这种恭维话听听也就罢了,阿生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她该查看五个食堂汇总过来的名册了。
算上依附的山民和渔民,威海人口已经上万,每天总会有缺席的:病假、伤假的要把食物药品送上门去;死掉的人口要核实注销;无故缺席的要去查明原因。
好在今日没什么大事,十多个生病的不过一眨眼就看完了。
连打扫卫生的孩子们还没有撤退呢。
阿生托着下巴看了看:“左膝盖上有补丁的那个孩子,似乎是被人欺负了。”
空下来的餐厅里有回声,虽然阿生说话声音不算大,但还是被在场所有人听了个一清二楚。
那个男孩转身就跪下了,头贴在地面上一动不动。
其他几个孩子还有些不甘愿,也三三两两地跪下来。
小郑益其实也看到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